群众身边的美术馆——“耕读艺课”美育课堂进乡村
温馨提示,疫情期间请做好各人疫情防控,注意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
1.宣传展区与讲解
在村庄宣传栏、走廊等显眼位置设置宣传展区,将制作好的宣传展板进行展示。展板内容包括非遗文化、耕作精神等,以艺术展览的形式向群众宣传非遗文化与耕作精神。
安排美术馆老师在展览区域进行讲解,为过往村民详细介绍展板内容,解答村民的疑问。
2.知识讲解
邀请美术馆老师开展掐丝珐琅制作基础知识讲座。在掐丝珐琅材料领域,详细解析各类珐琅釉料,如透明釉料通透灵动,能展现独特光影效果;不透明釉料色彩饱满浓郁,可塑造厚重质感;彩色釉料更是绚丽多彩,满足多样创作需求。深入分析不同釉料的特性,包括釉料的光泽度、烧制后的硬度,以及在高温下的流动性等。
在制作工艺环节,细致介绍制作所需工具,如镊子、扁丝钳、釉料填充工具等,以及不同质地的铜胎材料,深入剖析材料特性对作品成型的影响。解读掐丝珐琅上常见图案,如龙纹象征皇权与尊贵,牡丹寓意繁荣昌盛,莲花代表高洁品质等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深入探讨制作过程中的色彩选择、搭配技巧和造型布局要点,如何通过色彩碰撞展现独特艺术魅力,怎样运用线条与图案布局营造和谐美观的视觉效果。
为助力参与者透彻理解,老师将借助丰富的图片、生动的视频等资料,向大家展示风格各异的掐丝珐琅作品,让参与者深度领略掐丝珐琅工艺独特的魅力与内涵。
3.掐丝珐琅制作演示
在演示环节,美术馆老师凭借专业技能,运用多样化展示手段,演示掐丝珐琅的制作技巧。操作过程中,老师条理清晰地讲解每个操作要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复杂技巧,助力参与者理解,为后续实操奠定良好基础。
4.参与者制作
掐丝珐琅制作:提供包金边PVC底板、闪粉、镊子、剪刀、金线、配饰扁珠、多色彩砂、胶水等材料。手工老师现场教学,群众按照所学步骤进行制作,根据个人喜好以及对美学的理解,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创造出独属于自己的掐丝珐琅作品。
5.作品展示与分享
所有人完成创作后,将作品统一放置在展示区域。工作人员协助大家将作品摆放整齐,并为每幅作品贴上作者的姓名标签。
邀请参与者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灵感来源以及对掐丝珐琅工艺的感悟。大家可以进行提问和交流,进一步加深对美的理解和对艺术创作的认识。
6.利用公告栏、微信群、公众号等渠道进行活动宣传,提高活动的知名度和参与度。
7.责任人、策划人:任丽 15965252439
8.注重此次活动宣传,联系媒体。
文旅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