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身边的美术馆“芒下种廉 手作清风”美育课堂进社区
票价1000
名人苑社区
0635-8411014
0
温馨提示,疫情期间请做好各人疫情防控,注意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
1.宣传展区与讲解
在社区宣传栏、走廊等显眼位置设置宣传展区,精心打造以“绿色低碳,你我同行”为主题的艺术展览,通过多元艺术形式向群众宣传节能与减碳理念。展区将陈列系列主题鲜明、风格多样的宣传展板,除生动有趣的节能降碳漫画外,还包含其他多种艺术作品。漫画以趣味故事形式展现浪费能源的后果,引导学生树立节能意识。
同时,邀请美术馆老师驻场讲解,为过往群众提供专业且生动的导览服务。老师将结合展板内容,深入浅出地介绍节能降碳的科学知识与实际意义,例如讲解不同能源的特性,说明化石能源过度使用对环境的危害,以及清洁能源的优势与发展前景。以此增强群众的参与感,推动节能减碳理念在社区内深入人心。
2.知识讲解
邀请老师开展非遗螺钿知识讲座,从历史渊源、工艺特性等多维度,讲解螺钿文化知识,加深大家对这一传统技艺的理解。
讲座中,老师将围绕螺钿工艺的发展脉络,介绍其从商周时期的简单镶嵌,到唐宋的兴盛繁荣,再到明清臻于极致的演变历程,讲述历代匠人的传承与创新。详细讲解常用螺材,如夜光螺、鲍鱼贝、珍珠贝在制作中的特性与优势,分析镶嵌技法,阐述平磨螺钿、点螺、软螺钿等不同工艺的区别,并传授基础的螺钿材料处理和镶嵌技巧。同时剖析螺钿图案的构图原则与寓意表达,分享传统纹样如龙凤呈祥、梅兰竹菊在螺钿作品中的设计逻辑,以及不同题材在家具、漆器、首饰等载体上的应用技巧。
在文化层面,老师将解读螺钿工艺的文化寓意,比如贝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财富与吉祥,繁复的螺钿图案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讲解螺钿在不同地域、民族传统器物中的特色应用,展现其在装饰、收藏、文化交流领域的广泛实践,帮助大家体会非遗螺钿工艺的深厚价值。
为帮助参与者透彻理解螺钿文化,老师会借助丰富的实物展品、高清的工艺视频,展示风格各异的螺钿制品,既包含传统的螺钿漆器屏风、古色古香的螺钿家具,展现精湛繁复的古典工艺,又融入现代螺钿创新设计,如螺钿首饰、螺钿装饰画等,呈现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的融合成果。通过赏析不同作品,拓宽参与者的视野,助力大家深度领略非遗螺钿工艺的独特魅力与文化内涵。
3.手法演示
在演示环节,老师凭借专业技能,运用多样化展示手段,演示非遗螺钿的制作技巧。操作过程中,老师条理清晰地讲解每个操作要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复杂技巧,助力参与者理解,为后续实操奠定良好基础。
4.参与者制作
非遗螺钿金箔画制作:提供螺钿、金箔、刷子、胶水等材料。在专业老师一对一的细致指导下,群众将深入了解非遗螺钿工艺,亲手设计并制作出别具匠心、独属于自己的非遗螺钿金箔画,传承与创新传统之美。
5.作品展示与分享
所有人完成创作后,将作品统一放置在展示区域。工作人员协助大家将作品摆放整齐,并为每幅作品贴上作者的姓名标签。
邀请参与者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灵感来源以及对艺术及非遗文化的感悟。大家可以进行提问和交流,进一步加深对美的理解和对艺术创作的认识。
6.利用公告栏、微信群、公众号等渠道进行活动宣传,提高活动的知名度和参与度。
7.责任人、策划人:任丽 15965252439
8.注重此次活动宣传,联系媒体。
文旅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