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身边的美术馆“非遗传美,笔绘乾坤”美育课堂进社区
温馨提示,疫情期间请做好各人疫情防控,注意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
1.宣传展区与讲解
在社区宣传栏、走廊等显眼位置设置宣传展区,精心打造以“绿色低碳,你我同行”为主题的艺术展览,通过多元艺术形式向群众宣传节能与减碳理念。展区将陈列系列主题鲜明、风格多样的宣传展板,除生动有趣的节能降碳漫画外,还包含其他多种艺术作品。漫画以趣味故事形式展现浪费能源的后果,引导学生树立节能意识。
同时,邀请美术馆老师驻场讲解,为过往群众提供专业且生动的导览服务。老师将结合展板内容,深入浅出地介绍节能降碳的科学知识与实际意义,例如讲解不同能源的特性,说明化石能源过度使用对环境的危害,以及清洁能源的优势与发展前景。以此增强群众的参与感,推动节能减碳理念在社区内深入人心。
2.知识讲解
邀请老师开展艺术与非遗讲座,带大家深入探索石英砂与丙烯艺术、艾草锤制作技艺及非遗漆扇文化,从历史渊源、材料特性等多维度,加深大家对这些艺术形式与传统技艺的理解。
在丙烯肌理画讲解部分,老师将追溯其发展脉络,讲述从早期混合材料艺术实验到现代独立艺术表现形式的演变历程。深入剖析石英砂与丙烯颜料的特性,阐释石英砂的颗粒质感如何塑造画面肌理,丙烯颜料快干、色彩鲜艳且可多层覆盖的优势又怎样为创作赋能。此外,老师还会深入讲解画面构图与色彩搭配原则,分享如何通过冷暖色调对比、疏密布局营造独特艺术氛围,以及不同肌理效果在情感表达中的巧妙运用。在文化层面,解读丙烯肌理画在当代艺术中的象征意义,剖析其在不同艺术流派、地域文化中的特色应用,展现这一艺术形式在装饰、情感表达、观念传递等领域的广泛实践。
对于艾草锤,老师将从制作材料入手,详细说明艾叶、棉布、填充材料等的选择标准与特性,深入讲解制作工艺步骤,包括艾叶的晾晒处理、布料的裁剪缝制、填充过程的要点等。同时,解读艾草在传统文化中驱邪避瘟、祈福安康的象征意义,让大家明白艾草锤不仅是实用物件,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非遗漆扇的讲解中,老师会介绍漆扇的历史渊源,从古代文人雅士的风雅之物到如今的非遗瑰宝,探寻其发展轨迹。讲解制作漆扇所需的材料,如扇骨材质、漆料种类等,分析不同材料的特性与对成品的影响。展示漆扇制作工艺,包括髹漆、描绘、镶嵌等复杂工序,解读传统漆扇图案在文化中的寓意,如吉祥纹样所寄托的美好愿景。分享漆扇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展现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融合。
为帮助参与者透彻理解这些艺术与非遗内容,老师会借助丰富的实物画作、创作过程视频,展示风格各异的丙烯肌理画作品,涵盖传统写实、现代抽象、超现实等风格;同时,通过实物展示、高清图片和视频,呈现精美的艾草锤和非遗漆扇,带领大家赏析不同作品,拓宽视野,深度领略丙烯艺术、艾草锤文化与非遗漆扇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内涵。
3.手法演示
在演示环节,老师凭借专业技能,运用多样化展示手段,演示丙烯肌理画、艾草锤以及漆扇的制作技巧。操作过程中,老师条理清晰地讲解每个操作要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复杂技巧,助力参与者理解,为后续实操奠定良好基础。
4.参与者制作
丙烯肌理画的制作:提供油画框、调色盘、石英砂、刮刀等材料。手工老师现场教学,群众按照所学步骤进行制作,根据个人喜好以及对美学的理解,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创造出独属于自己的丙烯肌理画。
艾草锤制作:提供彩色棉布、棉线圈、艾草包、木棍等材料。由专业老师对群众进行指导,设计并制作出独属于自己的艾草锤。
非遗漆扇制作:提供染色颜料、扇子、一次性手套、吸水纸等材料。在专业老师一对一的细致指导下,群众将深入了解非遗漆扇工艺,亲手设计并制作出别具匠心、独属于自己的非遗漆扇,传承与创新传统之美。
5.作品展示与分享
所有人完成创作后,将作品统一放置在展示区域。工作人员协助大家将作品摆放整齐,并为每幅作品贴上作者的姓名标签。
邀请参与者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灵感来源以及对艺术及非遗文化的感悟。大家可以进行提问和交流,进一步加深对美的理解和对艺术创作的认识。
6.利用公告栏、微信群、公众号等渠道进行活动宣传,提高活动的知名度和参与度。
7.责任人、策划人:任丽 15965252439
8.注重此次活动宣传,联系媒体。
文旅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