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县文化馆线上公益课程】剪纸培训第五课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孔令春,女,1970出生,高中文化,姜店镇尚官屯村人。她自幼酷爱做手工,尤喜剪纸。因家庭条件所限,多年来一直没有机会进行专业观摩学习。直到2015年,孔春才接触到一位剪纸老师,一直跟着边学边练半年多,从最简单的喜字、五星之类的小图开始练习,慢慢地增加剪纸作品难度,在老师的点拨传教下,她的剪纸作品有了很大提高。再加上她天资聪颖,悟性高,学的很快,由简到繁,剪纸技法日臻成熟。在不断丰富剪纸内容的同时,孔令春还注重提高刀刻技术。对于一些内容丰满,尺寸较大的作品,她就选择用刀刻,这样不仅保证作品的成功率,还会让作品更加精致逼真,惟妙惟肖。孔令春的剪纸作品,构思巧妙,栩栩如生,融合剪、刻技法于一体,作品美观性、观赏性、艺术性都很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她的一系列剪纸作品被县、镇文化展馆、向阳花开农庄、民间爱好者等收藏,除此之外,孔令春也非常喜欢画画,擅长国画创作,其作品参加高唐县农民画作比赛展览,取得了较好成绩。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剪纸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艺术,已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孔令春作为姜店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承担着继承、弘扬、传播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责任。为更好的把剪纸艺术发扬光大,目前,在综合文化站、向阳花开文化院等处均开设了孔令春剪纸课堂、画室,传承优秀文化,传播时代文明,促进文化振兴。
文旅地图
活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