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文物风采
发布时间:Jul 20, 2022 | 作者:孙安财
文 物 风 采
莘县博物馆 孙安财
在博物馆一隅,精制的展厨中,目光被一丝织品所吸引,驻足欣赏惊叹,文笔功底深厚,挥洒自如流畅、字体工整,字体小而精致,细细品味这件文物,使我产生了浓厚兴趣。
这是清朝年间文物,在镭射灯光的照射下,光彩熠熠生辉,是一通精美绝伦的小抄,是民间捐赠给文物管理部门,保存完好如初,质地柔软细腻,黄色丝织品,精心保养呵护,致使留传至今,长绢丝织精细,做工讲究,长约:1200毫米,宽约:300毫米左右,黄色丝绢,也叫黄色小娟,俗语叫小抄。考前藏在袖筒里,也有缝在长衫内夹带进考场,所以专家又给起了个美其名曰夹带。
在黄娟小抄的正反两面,用毛笔书写着密密麻麻文字,上面书写有好几篇范文,字体是非常精致的楷书,每个字写的型同苍蝇头那般大小,名曰蝇头小楷。
内容是清朝科考的押题,那个时期的科考,考试没有数理化,出一题目只考撰写文章,治国理政的思想方略。毛笔字写得漂亮独到而优美。
专讲功笔书法堪称一绝,字体工整流畅,在当时那个年代,毛笔字写的漂亮,是件非常光彩体面的事,考试卷面感观较好,也会得到考官的加分,古时多有练习书法,功底深厚、书写字面整洁干净,考官阅卷自然会有好感。
小抄写的内容是八股文,所有文章都是文言文,仅这个小抄的抄写,也得需要好久方能完成,惊叹的是字体很小,书写整洁规整字体非常清秀,没有一处写错和修改的地方,笔划线条同针线一般细,不讲它的褒贬,仅谈它的书法文笔、文章的内容,真的是堪称一绝,让世人惊艳称绝!
小抄是个贬义词,又是一个不正之风,无论原来还是现在,社会都不提倡它,它是贪懒、它堕落,又是一种投机取巧,任何时期都不提昌,它是清朝时期科考制度的见证、也是物证。它的存在,让多少个有真才实学的才子,名落孙山、榜上无名,反应出当时的科考制度,行私舞弊、走后门的不正之风,可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榜上有名心欢喜,榜上无名心忧愁。
为了科考,多少载的寒窗苦读,挑灯夜战,受尽了寒冻酷署,为了功名利禄而拼搏。有的秀才年过古稀,还在继续挑灯夜战努力学习,有待功成名就榜上有名,光宗耀祖仕途光明,小抄在什么时候,都是一种营私舞弊的陋习。
但现在是件精美的文物,并且是件够级别的文物,也是历史的见证。小抄夹携进考场,小抄和夹带两名同一物,同人一样,名字和笔名一个人,小抄、夹带是一个物件……
个人简介:作者 孙安财,笔名曙光,山东聊城莘县人,部队转业,现文化部门工作。曾在《黄河风文苑》《中国乡村》《三秦文学》《诗文艺》《奉天诗刊》《西府文学》《鲁西诗人》夕阳红报等发表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