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区】文津好书 | 《植物的“智慧”》
发布时间:Jul 22, 2022 | 作者:
马炜梁、寿海洋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科学性与趣味性统一的植物生态学科普著作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 胡适宜 马炜梁教授不辞劳苦,亲临野外并带领团队务实地工作,积累三十余年的研究和拍摄资料写成了这本富有创新思维的好书。对《植物的“智慧”》的价值,我还想说几句话: 首先,本书服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植物的物种特性的形成是长期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的理念”为纲来设计内容。作者在前言及书的第一篇开头就简要阐明,在其后的篇章中都以自己细致观察的植物为例,从结构上和生理上阐述植物生存对环境的适应性。如阐述高寒山地植物适应性的课题,以天山上的雪莲为例,上部叶片变态为包围花序的苞片,起着保温的作用,使花能正常发育;又如讲食虫植物捕虫的适应性课题,提出人们在观赏奇异的猪笼草时,好奇者必然会问几个为什么,作者以曾做过仔细观察我国原产的猪笼草为例给予回答,不但描述植物的外部形态、野生的状态,而且详细阐述引诱昆虫探访、被捕落入瓶状结构内的过程、被消化吸收的结构和生理特点。关键的结构特点都有精细的图片显示,甚至精密到电镜水平,瓶里有众多种类的昆虫,都是我第一次见识。这些新的发现,无疑是理解以食虫为营养的植物生存“智慧”的珍贵资料。 《植物的“智慧”》内页 其次,本书用恰当的通俗语言代替惯用的科学术语。此外,精美的图片占据很大的篇幅,这些图片让读者有如直接观察到植物本身,尤其是作者用创新的微距摄影技术(装置micro镜头)所拍摄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结构照片,精确显示了对形形色色的植物在不同生境中生存、繁荣的巧妙“策略”,令人惊叹和信服。
著名植物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