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聊城那一抹红!
发布时间:Jul 4, 2022 | 作者: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在聊城,古老的黄河文明与辉煌的运河文化灌溉出艰苦勤奋的卓越品质,崇礼的齐鲁文化和尚侠的燕赵文化洗礼出舍己为人的精神典范,这里滋养出了无数忠心赤胆的英雄。聊城的红色旅游地不仅有着历史沉淀下的红色记忆,更藏着聊城人的风骨。我们一同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共同感受革命先烈们艰苦卓绝,承载着血与火的光辉岁月。
/ 01 /
孔繁森同志多次进藏,在看到西藏人民生活艰苦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选择留在西藏,全心全意地为西藏人民服务。最终,他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西藏这片土地。聊城市于1995年7月4日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建馆,9月10日开馆。纪念馆内设有一个纪念厅,纪念厅内安放着孔繁森同志大型半身塑像,塑像后屏风上写着“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这句话是孔繁森同志人民公仆情怀的集中体现,也是孔繁森同志一生用行动去践行的真理。
/ 02 /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战役纪念园便位于阳谷县寿张镇沙河崖村,现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纪念园共分为渡河广场、渡河战役纪念馆和渡河指挥部旧址三部分。渡河广场中央塑有一组主题雕像,再现了刘邓两位首长带领战士渡河的情景。
/ 03 /
广场正中,巍然耸立着一座纪念碑,周围是汉白玉护栏,整个碑体由花岗石砌成,碑身正面竖书“革命烈士纪念碑”镏金大字。展厅将大量珍贵文物、战斗场景、图片、资料等相结合,图文实物并茂,突出展示了革命烈士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
/ 04 /
金方昌烈士纪念馆坐落于古城区南步云阁街,纪念馆是在金方昌烈士故居的原址上重建的,院内设置了两个展厅和一处复原的故居。展厅共分开明家世、革命启蒙、共赴国难、到抗日最前沿、威震敌胆、不幸被捕、血染的诗篇、虽死犹生几个部分,展现了金方昌烈士壮烈的一生。
/ 05 /
范筑先纪念馆位于聊城光岳楼北,坐北面南,占地2040平方米,馆内设施主要有展厅和纪念碑,展厅面积178平方米,主厅和副厅之间分别建有8米的长廊。庭院中心矗立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 "民族英雄范筑先殉国处"纪念碑,碑阴刻范将军传略。现在范筑先烈士纪念馆已成为向大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参观瞻仰者络绎不绝。
/ 06 /
该馆坐落在莘县张寨镇苏村,是第二批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1941年1月18日,特三营营长率两个连130多人在苏村阻击尾随日军1000余人,击毙日军300余名,我方幸存不足10人,成功掩护军区、行署机关安全转移。战斗结束后,军区机关和当地群众把阵亡人员合葬在苏村。1978年,聊城地区行署公布苏村阻击战烈士墓为地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莘县对烈士墓地进行扩建,改建为莘县革命历史纪念馆暨苏村阻击战陈列馆。2015年,126名烈士群体入选民政部公布的著名英雄群体。
/ 07 /
该陵园位于莘县张鲁镇,为纪念“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而设计,民族风格浓厚,是一处别具特色的红色景点。该陵园占地10亩,由红砖花墙围合。主要建筑有阿拉伯式穹形大门,中国古建筑式六角形纪念亭,回族习俗的烈士墓和烈士纪念祠堂。纪念祠堂内安放着烈士的半身汉白玉雕像,两侧悬挂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写的挽联。这些主建筑坐置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由一条甬道贯穿其中。
/ 08 /
该旧址坐落在莘县大张家镇红庙村,该村曾是整个冀鲁豫边区的核心区,设有冀鲁豫(平原)分局机关,统一领导冀鲁豫边、冀南两个区党委。旧址由中共冀鲁豫边区革命历史陈列馆、刘少奇在红庙、黄敬生平展三处展厅、娱乐休闲广场及基础配套设施组成。红色基地展厅内陈列着刘少奇、黄敬、杨得志、杨勇等老一辈革命家战斗和生活用过的物品,并用图片、文字、视频再现了当时反扫荡、生产自救、民主民生、减租减息、整风学习以及刘少奇途经冀鲁豫边区时的场景。该基地是山东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全省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 09 /
该纪念馆主要展示了山东早期党组织的创建、破坏、重建的过程,真实地还原再现赵健民等人找党的历史,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之光”。该纪念馆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主展馆面积1200平方米,馆内展出实物200余件、图片1000余幅,展现了徐庄村党支部在山东省党组织的恢复重建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莘县古云镇徐庄村是山东省委重建的见证地,它的意义从中国共产党山东党组织的建设史上看,仅次于1921年一大之前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的诞生。
聊城,一片蕴含着红色文化的革命热土。这里的革命斗争历史波澜壮阔,功勋卓著,这里保留着极为丰富的革命遗址,这里记载着一个个震撼人心的革命传奇故事。现在出发,和我们一起来打卡这些红色地标,回望光辉革命岁月,近距离感悟革命精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