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区】文津好书 | 《贫困的终结》
发布时间:Oct 10, 2022 | 作者:
《贫困的终结》
李小云 著 中信出版集团
这是一本凝聚了李小云教授三十年来基于其国内外扶贫实践认识和理论探索发现的随笔集,以通俗朴实的语言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贫困”场景式体验的视角。翻阅书中每一个贫困村民的故事,这些人物犹如你我的亲人朋友,在眼前铺展开来。“勇哥为什么富不了?”“有哥的房子为什么还没盖起来?”“李云龙的未来”“女性容易陷入贫困吗?”,等等,从普通个体的日常遭遇反思贫困的结构性困境。李小云教授常说:“我一闭上眼睛,回忆起五年来在河边村的扶贫实验,村民的生活点滴、话语和表情仍历历在目。”如此翔实的民族志足以使读者从微观层面管窥中国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河边瑶寨村民为何深陷贫困”和“现代化的穷人是如何产生的”是本书写作的出发点,李小云教授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纬度对贫困的元问题进行扣问,并直指当前“贫困是因为懒惰”“扶贫是扶懒人”等观点是不负责任的冷漠。他认为贫困是生存性竞争导致的基于物质获取差异的社会化过程,是社会阶层对于差异的固化以及现代社会理性扩张导致的不同群体和国家在物质供给方面的差异,也就是说,当代的贫困问题主要在于“现代性的缺乏”。继而,他提出了扶贫的元方案,就是把现代性扩张到没有掌握现代性伦理的群体。他回顾梳理了国家现代化过程中扶贫开发的历史经验和政策特点,客观地呈现了“把河边村和现代性连在一起的对接点”这一微观扶贫实验的难点与挑战。
李小云教授的发展干预带来了河边村的整体脱贫,他坚信让穷人赶上发展的列车,缩小穷人与现代性的距离,是农村实现脱贫共富、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将现代性的价值观、伦理和生活方式引入传统少数民族村寨的做法自然会引发理论之辩和道路之争,但本书无疑为读者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一位站在泥土里的学者用实践探索“让穷人活得有尊严”何以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