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度假区】戏画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Oct 17, 2022 | 作者:


梅兰芳先生把表现戏曲内容的画作称为“戏曲画”,简称“戏画”。戏画是伴随着戏曲艺术产生的特色鲜明的绘画艺术。“戏画”在满足人们“娱情”“畅神”需求的同时,亦蕴含着社会风尚、伦理道德、审美趣味等丰富的人文信息。

清代宫廷画师的“清宫戏画”,原本是演出范本,有直接的实用目的,但戏画还有其自身独立的审美价值。通常,在人们的印象里,西方绘画大多关注光线和阴影;东方绘画多以固有形象串联画面。其实,任何绘画的本质都是在限定空间中摆布点线面、黑白灰。只是东方绘画形式往往更加简洁明确。

以戏曲灯画《取南郡》为例,画面的布局充分体现出画家的图形意识。画面中点线面、方圆角、黑白灰的视觉造型语言丰富,为画面增添了极强的视觉表现力,达到了图形结构繁而不乱,图形组合衔接巧妙,图形态势井然有序的艺术效果。画家充分利用了图形的视觉原理,合理调度图形态势,引导观众的视线经由画面左上角开始向画面右下方流动,最后聚焦在画面主人公周瑜的脸部。

如果将画面中所有黑色进行量化提取,就会发现,对画面起着骨骼支撑作用的就是各种形状的黑色块组合。它好似房屋的梁和柱,建立起内在的画面结构。

东方传统绘画不同于西方绘画,没有透视的空间短缩,也不以再现宏大的历史史诗为目的。复杂的内容情节被智慧地平展地放置在“平远”“高远”“异形”等不同的平面之上,具有非常明确的抽象形式结构,无论画面大小,画家都会设计出视觉解读路径,令观赏者流连忘返。

20世纪中期以来,艺术界有识之士将东西方艺术相融合,开创了戏画传承发展的新局面。林风眠与关良都有戏画传世。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林风眠与关良的戏画艺术特征,那就是林风眠尚形、关良重意。换言之即“林风眠是由外而内的形式升华,关良是由内而外的情感抒发”。

林风眠与关良分别创作出了独具特色的戏画艺术作品。林风眠的作品一直贯穿着他调和中西的艺术追求,作品意境深邃幽远,简淡丰厚,具有浓郁的装饰意味和现代气质。关良的作品则是在传神写意的中国艺术思想影响下,体现着独特的东方美学审美意趣,其作品率真稚拙,初看如儿童涂鸦,再观若老叟戏墨,意趣天然。

近年来,画家王占欣在探索戏画形式语言时,发现了通常无人问津的戏曲演员候场与歇场状态,从而拓宽了戏画主题的天地。她将西方印象主义色彩、表现主义要素与东方的意象表达相结合,用油画语言创作出了风格鲜明独特的“候场、歇场”系列“戏画”。《后台戏童》画的是中国戏曲学院附中的小演员在学院大剧场演出过程中歇场时的情景,场景造型生动传神,色调凝重,色度对比强烈。笔触坚实而有力,反映出少年活泼、洒脱的天性。如果有更多方家加入戏画传承、创作与研究中来,戏画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作者单位:中国戏曲学院新媒体艺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