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学才艺】《声音的暖流》朗诵教学课程上新,带您情景再现《春江花月夜》

发布时间:Nov 14, 2022 | 作者:


· 讲师介绍 ·

image.png

阿木古郎,蒙古族,中共党员,国家二级演员。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本科,获文学学士。中国传媒大学,获MFA艺术学硕士。

现任中国煤矿文工团话剧团副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市青联委员。曾获得“齐越”全国朗诵大会最高奖、中央电视台全国朗诵大赛三等奖。

· 《春江花月夜》解读 ·  

上节课我们讲到了朗诵中情景再现这一技巧的使用,本节课阿木古郎老师将通过被古人誉为“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带大家更深刻地领悟情景再现的重要性。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首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韵,在把江边春夜的景色刻画得淋漓尽致之外,也写尽了离情别绪,甚至还发出了哲学式的疑问。


“滟滟随波千万里”描写了江水流过开花的郊野,“江流宛转绕芳甸”描绘了月光洒在花上,好像一层薄雪。


“皎皎空中孤月轮”,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这个“孤”既是他所看到的现实,也传递了另一层意味,就是孤独与思念。


这种情绪诱使他发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哲学思考,更让他感慨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悠长的。


所以,“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虽有感伤但这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相似,月光下只有大江入海,从这里开始,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象征着游子,“青枫浦上”站着送别的思妇,爱人乘着“扁舟子”远去,离别的愁绪从“明月楼”中升起,然而爱人的思念永远是相互呼应的。


游子连做梦也想着早日回家,花落闲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一对爱人的青春、幸福和憧憬。


“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落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路途遥远,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又能有几个人能乘着月色回到自己的家乡,与爱人团聚呢?


”落月摇情满江树“,游子之情、思妇之情、诗人之情糅合在一起,凝结在这被月色尽染的天地之间,此情此景,您感受到了吗?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在使用信息时侵犯了您的利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