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区】高质量文艺评奖助推出精品出人才
发布时间:Dec 1, 2022 | 作者:
文艺评奖尤其是对文艺领域的人物、作品进行的常设全国性文艺评奖,是引导推动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引领着文艺创作的方向,代表着文艺人才的形象,标志着文艺行风的走向。文艺评奖与文艺评论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具有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高质量文艺评奖有利于推动精品涌现、人才辈出。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资料图片
文艺佳作硕果累累
近期的重量级文艺评奖是文艺界的盛事,更是备受广大文艺爱好者瞩目的大事。人们期待那些广受好评的精品力作在重要奖项中有所斩获,同时也希望通过文艺评奖认识更多遗珠,丰富自己的必看清单。
从各大奖项的评选、颁奖、展演情况来看,文艺佳作硕果累累的生动局面不仅满足了广大观众的期待,更为他们带来诸多惊喜。一方面,一批口碑之作不负众望斩获大奖,掀起二刷热潮;另一方面,文艺评奖助力部分优秀文艺作品“破圈”。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注意力被大幅分散。在此背景下,文艺评奖的筛选与推介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比如《红骆驼》《荒野步枪手》《过往》《荒原上》《飞发》等文学力作在第八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评比中脱颖而出,也因此受到更多关注,带给广大读者阅读的享受。
纵观各大奖项中的获奖作品,不难发现,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反映时代主题、书写时代精神;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守人民立场,为人民放歌。比如影片《长津湖》作为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一部精品力作,透过银幕,光影交错间,带给观众逼真的战场认知和深度的情感体验。影片中,先烈们的话语字字铿锵、句句滚烫,一直激荡在每个观众心间。诗意山河与无情战火的强烈对比,深切地表达了人民对和平与美好新生活的无比珍视和期许,深情礼赞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再如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获奖作品石雕《同心协力》,通过塑造两位惠安妇女的劳动场景,呈现“惠安女”勤劳朴实、积极乐观的美好精神,表达“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艺术效果。作品兼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深情讴歌劳动人民,弘扬“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得到评委会的肯定,也受到了观众的认可。
文艺评奖硕果飘香,呈现了我国文艺事业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文艺天空群星灿烂
文艺精品涌现的背后是文艺人才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接力奋进。在文艺评奖的舞台上,我们看到了老一代德艺双馨文艺家的终身奋斗、初心不改,更见识了新一代文艺事业的中流砥柱熠熠生辉、独当一面。
青年是事业的未来,文艺事业的未来最终要由年青一代书写。文艺评奖其中一项重要功能就是推介新人,引导青年文艺工作者守正道、走大道,鼓励他们多创新、出精品,支持他们挑大梁、当主角。比如在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中,既有写作多年的成熟作家,也有刚刚起步的青年作家。从队伍结构上看,老一代作家宝刀不老,目光更加犀利、思考更加深邃、笔力更加娴熟;中年一代风采依旧、笔耕不辍;年青一代大步登上文坛,带来一股清新怡人的新风。今年的中国艺术节上,参演专业院团演职人员共11968人,平均年龄36岁,其中年龄最小的5岁,年龄最大的84岁,几代文艺工作者共话传承,一批践行初心使命、坚持弘扬正道、追求德艺双馨的优秀文艺人才脱颖而出。15名文华编剧奖、导演奖、表演奖获得者中不乏“80后”,他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潜心创作,凭借代表作品在各自艺术领域获得一席之地,逐渐成长为合格接班人。
当一批批年轻文学家、艺术家像泉水一样奔涌而出,自信接力时,中国文艺的天空一定会更加群星灿烂。
文艺评奖引领风尚
各类全国性文艺评奖和推优活动万里挑一推作品,千里挑一选人才,通过树立行业标杆,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创作上精益求精,在从艺上守正创新,在做人上崇德尚艺,在繁荣文艺创作生产、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持续提升文艺评奖引导力影响力尤显重要。
完善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是任何一个艺术门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文艺评奖也曾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了确保文艺评奖的权威性、专业性,坚持正确导向、发挥激励作用,不断推出精品力作,推介优秀文艺工作者,必须针对性解决潜在问题,纠正不正之风。其实,近年来,相关部门已经进行了多项改革,通过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奖体制机制,让符合新时代要求,“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被评选出来,激发更多文艺人才的创作热情。比如集中整合艺术门类,大幅压缩奖项总数。结果证明,一些奖项评奖数量虽然减少了,但作品“含金量”更高了。再如强调发挥评委在评奖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同时对评委自身的学术素养、艺术水准、思想作风、职业道德、评审经验、地域、业界口碑以及年龄等方面提出了更严格细致的要求,注重示范导向明确、品牌效应凸显等,推出更多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
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作为检阅、展示艺术创作最新成果,激发文艺工作者创作热情的重要平台,文艺评奖注定会成为重要一环,并将助推广大文艺工作者攀登文艺高峰。
(作者系辽宁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 上一篇: 【度假区】“党建好书”
- 下一篇: 【度假区】数字时代古文字的传承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