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区】文化要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自觉肩负使命
发布时间:Nov 28, 2022 | 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旗帜鲜明地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庄重宣誓吹响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集结号,作为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为己任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自觉肩负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高质量、高品位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夯实努力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丰富与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价值感召力,在世界舞台上高扬人类文明新形态所蕴含的世界共同价值,在极大地拓展中华文化世界影响力中为中国崛起赢得最广泛的国际认同。
新时代新征程新格局要在世界秩序变动和人类文明跃升的大视野中来深刻领会和把握。如今的中国,既是现代世界体系格局中的民族国家,又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文明体,既古老又现代是我们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坚定历史自信的底气和勇气。目光始终注视人类文明跃升方向的中华民族,不仅有着“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和“和合”的文化底蕴,更有着爱好和平的文化基因和胸怀天下的世界情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远人不服必修文德以来之”,赋予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全球治理走向善治、化文明冲突为文明互鉴与价值共享,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担负起引领者角色的使命!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引领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能够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探索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共产党,不仅在新征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还必将为徘徊于十字路口的人类文明跃升提供方向性启示和实践典范。
伴随中华民族迈入强起来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肩负的使命更加自觉、更加明确、更加重大。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中,以文化的温度、温情和常识、常理、常情焕发出强大的主流意识形态感召力,在道不远人中使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在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中使高远的文化理想走进普通大众的心里,从而在思想上真正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此外,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还要在蓬勃发展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健全创作体系中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在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以及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体系中,不断增强人民大众的文化获得感,在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彰显中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使人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文化焕发出来的强大力量,从而再造文化辉煌。
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还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梳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增强当代中国人的骨气,在高品质的文化消费和审美愉悦中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不断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和立德树人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还要发展出捍卫国家文化安全、拱卫国家文化主权、维护中华民族海外文化利益的能力,更要有实力使中华文化成为全球化舞台上的高势能文化、高位态文化,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在复数的“世界文化”中成为发挥重要影响力和拥有国际话语权的主导文化形态之一,形成以自塑和他塑统一的能力,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使中华文化成为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跃升方向的文化基础之一。
登高望远,始终坚持文化创新创造的中国共产党,必将以更加主动的历史精神,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再创历史的辉煌!擘画未来,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作者系山东大学特聘教授)
责任编辑:武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