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带您走进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

发布时间:Jul 10, 2020 | 作者:


      聊城位于山东省西部,冀鲁豫交界处,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厚重。千百年来,以黄河为代表的农业文明和以运河为代表的商业文明在聊城大地上相融共生,齐鲁文化、中原文化、燕赵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哺育出了独特而又多样化的民间文化艺术形态和人文风情,构成了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分布广泛,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目前我市共有26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5项,

    值此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让我们跟随摄影师的镜头来到聊城市文化馆走进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了解非遗,感受非遗,传承非遗。

传统技艺

   传统技艺是指为了满足自身生活与生产的需要而以手工劳动进行制作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工艺。传统手工技艺与过去的生活紧密相连,一些产品为当时的生活服务,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聊城传统技艺,分布广泛、制作者众多,目前已经有100多个项目列入我市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临清贡砖制作技艺、茌平黑陶制作技艺、聊城牛筋腰带制作技艺等颇具特色。

微信图片_20200710152315.jpg

传统美术

    传统美术是在劳动人民生活中产生、发展、流传的美术品种,它存在于劳动人民的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品种浩繁,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聊城传统美术种类繁多,截止2014年7月,有10项已经列入我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有:东昌木版年画、阳谷张秋木版年画、冠县郎庄面塑、东昌雕刻葫芦、茌平剪纸、茌平董庄绘画、河店西郭泥塑、东昌泥塑等。这些传统美术展示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反映了追求真善美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微信图片_20200710152523.jpg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是民间特有的传统杂技,体育、游戏项目的总称。聊城是中国杂技艺术之乡,聊城杂技是第一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保护项目。聊城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比较丰富,目前已经有30多项被列入我市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育类包括冠县查拳、临清肘锤、东阿于氏金刚力功等;游艺类包括打栮、挤墙根、玩沙包、踢捉迷藏、滚铁环等,这些项目简单易行、乐趣横生。

微信图片_20200710152621.jpg

传统舞蹈

    传统舞蹈是指在民间广为流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聊城市传统舞蹈比较丰富,截止2014年7月,已经有70多项列入我市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东昌府区的伞棒舞、冠县柳林花鼓、莘县温庄火狮子、临清“五鬼闹判”舞等表演独具特色,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微信图片_20200710152700.jpg

传统医药

   传统医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包括中医药和其他民族医药,还有民间医药技术、方法和药物等。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聊城人民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已被广泛认可的有东阿阿胶、临清健脑补肾丸等。其中东阿阿胶制作技艺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微信图片_20200710152740.jpg

传统音乐

    传统音乐由广大人民群众自己创作并广泛传播于民间。民间歌曲、民间器乐等在内的诸类音乐统称民间音乐。经过历代人民集体的积累、加工和筛选,使之不断得到提炼和升华,其艺术水准和表现力日臻完美,形成各具特色的题材类别特征。截止2014年7月,聊城有传统音乐70多项,市级10项,其中阳谷黄河夯号、临清驾鼓、鱼山梵呗等学术研究价值很高。

微信图片_20200710153100.jpg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的语言艺术,它运用口头语言充分发挥其丰富的表现功能和概括能力,创造各种艺术形象,展示瑰丽的想象,表现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远古时代起,民间文学就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劳动、宗教和其它民俗活动而产生和发展,并成为人们生活中进行教育和文化娱乐的重要形式。现在学术界一般也称民间文学为“口头文学”、“口头传统”等。

微信图片_20200710153242.jpg

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世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发展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的涵括范围很广,可以包括食、衣、住、行、生育、婚嫁、丧葬、娱乐、宗教、岁时、艺术等等,聊城的托山圣母古庙会、歇马亭庙会等作为一种社会风俗,对我市传统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微信图片_20200710153437.jpg

曲艺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曲艺不像戏剧由演员装扮成角色,而是以“一人多角”的方式,通过说、唱,把形形色色的人物和各种各样的故事表现出来,告诉给听众。聊城曲艺种类丰富,主要有山东快书、聊城八角鼓、东昌木板大鼓、临清时调、谷山调、高唐丝调、高唐木板大鼓等。这些曲艺艺术源远流长,多姿多彩,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是聊城市文化馆建设的聊城非遗精品展厅。面向市民免费开放。陈列馆运用图片、文字、实物、多媒体等多种展示手法,展现聊城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厚的文化内涵。

     地址:聊城市文化馆三楼(聊城文化活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