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第一期海源阁图书馆志愿者活动结束啦!
发布时间:Aug 14, 2020 | 作者:
我们依依不舍,我们还会再来!短短的6天志愿者图书管理员岗位工作结束啦!海源阁图书馆为志愿者们举办了“第一期志愿者岗位体验交流会”,会上大家畅所欲言,交流心得体会,交流思想感悟,还纷纷写下了个人感言。志愿者们勇敢坚毅,爱岗敬业,克服高温和暴雨天气,无一人空岗。
聚是一团火 散作满天星
文稿摘录:
当我和同学作为暑期志愿者踏入海源阁,时光的厚重和文脉的绵长,让我们的回眸和展望在此交集,岁月由此流歌。
——路皓远
今后,我也会在空余时间做志愿者,当然,更希望能重回海源阁,再次感受古城的诗情与画意,重温书海之中的无限温情。
——刘晓涵
穿上红马甲,就是穿上了责任与担当;走进海源阁,就是走进了内心灵魂深处。当听到那句诚挚的“谢谢”,当明白自己也会被别人需要,当看到自己做出的贡献,才真正体验到来做志愿者的真谛,理解到所谓“利己为人,助人自助”。
——耿文潇
只有真正走进图书馆,守住一方净土,穿越时空的长廊,重视历史的点滴,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世界,握住了自己的世界,这才是时代留下来的宝藏。
——刘天晗
海源阁藏书万千,志愿者精神不朽。在书中遨游,让爱传递。
——高浩哲
内院、阁楼都一一走过,每一本书都亲手数过,身边是和蔼的老师和热情的同学,越来越觉得,海源阁真正是聊城人的海源阁,是我们的海源阁。
——耿艺菡
累亦快乐,不求回报,洗华灵魂,乃志愿服务之至。
——宁彩羽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中华文明滥觞于龟甲兽骨,任愚昧与混沌之中,燃起智慧的火苗。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出于对文明的渴望,我们发明文字记载万物,筑起楼宇承担文明,从而成就了江北著名的文明聚集地——海源阁。
——王欣蕊
穿上红色的志愿者服装,我体会到了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也感到一份责任,使我明白了工作中劳动的辛苦,也意识到了当下努力的重要性。
——董恩灿
惊雷一声破苍穹,阴云卷地啸狂风。紫蟒腾舞蚁排街,黑龙翻卷犬嘶嚣。远处的浓云如同浸透的棉被,将偌大的古城区遮掩得密不透风。若问还有何处可以安放躁动的心灵,那我定会答——海源阁
——尹顺正
志愿者活动不仅是服务社会的活动,亦是提升自我的活动。它是我在追逐自我认同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是对我个人能力的肯定,也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海源阁志愿者活动,更是为这盏明灯添加了几分书香气息。东昌湖畔,光岳楼旁,何其有幸,成为海源阁图书馆志愿者的一员。
——赵天琦
灯光明亮,棕褐色长椅泛着舒适的光泽。这里,便是三日以来工作之所。当真是大开眼界啊——书海浩瀚,平日所及之外仍有天地,引人赞叹;一排排书架分类明晰,各有秩序。搬书、分书、找书,全方位、多层次的接触,便是这次志愿活动最奇妙的体验。
——宋佳怡
参与志愿活动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是“乐人”,同时也“乐己”。参与志愿活动,既是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同时也是在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
——魏鹏斌
志愿者,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一群不为任何报酬,心甘情愿为社会播散文明与爱的人。“志”和“愿”两个字都有一颗爱心,当心与心靠近,城市的脉搏更强劲汇聚了众人的力量,就能打开时代的大门。
——韩丽娟
海源阁不只是令人尊之敬之的藏书大楼,同样也是广纳各种知识的文学源泉,当它作为文化的集中场所为我所亲近时,那层带有隔膜的敬仰突然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找到归属的亲切感。
——李刘怀瑾
志愿者的核心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我认为这不仅仅是我们社会对于志愿者的要求,还是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们每个公民的要求。此次的志愿者活动非常好的践行了志愿者责任,体现了志愿者精神,向全社会传播了正能量。尤其在我们当下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我们更加需要志愿者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张润秋
- 上一篇: 【高唐】八月:2020年高唐县消夏文艺演出如火如荼
- 下一篇: 海源阁图书馆志愿者第二期岗位培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