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老舍与马克吐温的文学思想

发布时间:Sep 9, 2020 | 作者:


    也许你曾从老师口中听闻过老舍的《茶馆》,曾在课本上读到过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

   当二者作为代表被放置在大屏幕上与众人交流,你能在这两部东西方文学碰撞时感知到什么样的火花?

图片1.jpg

   八月十五日上午,一场特别的读书会在海源阁图书馆藏书楼上展开,张润秋(第一期志愿者成员)、贺文洁(第二期志愿者成员)、郑天月(第二期志愿者成员)、罗沁宇(第二期志愿者成员)四人轮番上阵,以生动的语言与丰富的展示内容向参与读书会的成员们讲述两者的奥秘之处。

图片2.jpg

《茶馆》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不朽的名著,为三幕话剧剧本,1957年完成。全剧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图片3.jpg

    交流者以《茶馆》原文为线索,与同学们互动,通过在原文中寻找线索来讲述故事发生的背景与其艺术特色,并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对《茶馆》诞生的意义也进行了深层次的讲述。

图片4.jpg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

小说的时代在南北战争前,写的虽是圣彼得堡小镇,但该镇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的缩影。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

交流者从马克吐温生活的时代出发,通过分析其一生经历的几次战争来推及其作品,使听众对其理解更为深刻。最后讲述的奇闻轶事使听众对马克吐温的理解更深,兴趣更浓。


整场读书会在交流者的讲述及与倾听者的互动之中进行,从作者到作品,不仅是东西方文学的碰撞,更是人与人思想的碰撞,整场气氛轻松愉快,倾听者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文稿:(志愿者)郑天月  贺文洁

摄影:(志愿者)傅家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