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志愿者征文选登(第四期)

发布时间:Nov 25, 2020 | 作者:


志愿者心得体会

姓名:路鑫建  聊城一中

时间转瞬即逝,短期志愿者的工作落下帷幕,在这段时间里,自己体验到了不一样的生活,学到了很多的技能,明白了很多的道理,也为自己是一名图书馆志愿者,感到十分荣幸。

8月11是我来到这里的第一天,见到了很多不同的人和事。图书馆有外借,阅览,文献,办公室,藏书,采编这6个部门,也见识到了各种的工作岗位。在外借,可以见识到不同的书籍,可以遇到不同的读者,也经历了图书上架的辛苦。在阅览,在自习室里,可以读到一些报刊杂志,了解到不同的领域,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为未来的自己打下不错的基础。在藏书,自己擦拭古籍,收集相关资料,了解了更多的地方知识。

图书馆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活动,我们举办了志愿者培训会,志愿者交流会,读书会。在志愿者培训会上,懂得了相关的工作技巧,还学到了关于古籍的一些知识,明白了海源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以及海源阁在文化传承过程中所处的关键地位。在读书会上,听到了关于老舍的《茶馆》和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相关讲解,通过作品的创作背景了解了当时的时代,丰富了自己的历史知识,通过对内容的解读,体会到了文化的内涵。通过作者生平,又或多或少能够学到一些做人的道理。在专家的陈述中,明白了作为当代青年,自己心中要有远方和希望,懂得了当代大学生要去多学知识来拓宽眼界,打下宽阔的基础,才能更好的生活。

在社会服务过程中,自己学会了几个道理。第一,奉献精神,作为一名当代青年,从小便受着社会,国家的恩情,要尽己所能去报答去奉献社会。比如在海源阁,我们学到了很多学校里没有的知识,未来就要去实践,为海源阁的发展增光添彩。第二,劳模精神,在工作过程中,有着不少人去努力做志愿,这就很好地为周围的人树立了榜样,特别是杨老师张老师等几位老师处处想着如何去提升志愿者们的能力。在办公室里工作的志愿者甚至可以工作到凌晨两点多,中午还不回家,在办公室里加班,确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志愿者工作结束了,谢谢各位老师和志愿者们的帮助,让我体验到了助人为乐的快乐,让我们一起为“书香聊城”加油。



志愿者感想

张润秋

2020年的八月初,我和诸多的年轻面孔相聚于海源阁图书馆,志愿成为海源阁图书馆的志愿者。我作为志愿者培训员同时也是志愿者办公室的一名志愿者,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并且收获了很多的宝贵经验和感悟。

今年的八月份格外的炎热,而且天气喜怒无常,在此次为期七天的志愿者活动中,两次天降暴雨。但是令我感动的是,我们年轻的志愿者朋友们没有任何一个人抱怨,不仅准时到岗,而且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我们的志愿者团队绝大部分都是十五六岁的年轻学生朋友,我们也许会认为这个年纪的孩子还是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过历练,包括我这个志愿者里的“老大哥”也曾经这么认为。但是在记录志愿者团队工作的过程中,这些年轻朋友们的表现完全让我抛弃了之前的想法。比如我们在外借部工作的志愿者不厌其烦地为读者解答各种问题,帮着读者寻找书籍。我们在技术部工作的志愿者,认真校对书籍信息,录入各种书籍。我们在办公室工作的志愿者,仔细进行会议记录,材料整理,摄影摄像等工作。这些年轻的志愿者们的表现超出了我们每个人的想象,他们以朝气蓬勃的形象面对每个读者,每一份工作,不仅给海源阁带来了新的气象,而且向我们的社会传播了美好。

我们的社会对志愿者的定义是这样的: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志愿者的核心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我认为这不仅仅是我们社会对于志愿者的要求,还是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们每个公民的要求。此次的志愿者活动非常好的践行了志愿者责任,体现了志愿者精神,向全社会传播了正能量。尤其在我们当下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我们更加需要志愿者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