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县政协对我县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水平开展专题调研
发布时间:Apr 22, 2021 | 作者:岳光震
4月21日,县政协副主席孙海清带领文化文史学习和城建环保委员会部分委员对我县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水平开展专题调研。
调研组一行首先来到三十里铺孙庄村,这里是国画大师孙大石的故乡,擅长书画、麦秸画、根雕等传统民间技艺的村民众多,并自发组建了农民艺术家协会,文化产业基础丰厚。近几年来,该村坚持党支部引领,借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政策机遇,深挖历史人文优势,走出了文化产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发展路子。调研组一行参观了民俗展览馆、根雕室、麦秸画室、书画交流室,现场观看麦秸画制作过程、剪纸艺术品、根雕艺术品、葫芦艺术品、欣赏农民书画家的书画作品,在孙大石故居感受国画大师孙大石早年的生活场景,体会大师求学的心路历程。
第二站,调研组一行来到赵寨子镇倪堂村,观看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落子舞表演,听取市级非遗传承人王越海介绍高唐落子舞的有关情况。高唐“落子舞”,又称“打落子”、“打花落”、“打花棍”,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最早起源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发源地在高唐县赵寨子镇倪堂村。此项目参加人数不限,但打跳的动作、舞步、节奏要绝对一致。全队人员要求男女各半,领舞者类似戏曲舞台上的男丑角和女彩旦。女彩旦大多为男扮女装。男女领舞者为队伍的支柱和核心。他们不仅与整个队伍配合一致,而且相互挑逗,妙趣横生,增加表演的娱乐性。近年来,为传承好高唐“落子舞”,县文化和旅游局、赵寨子镇党委政府、以及在非遗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开展了非遗文化展演、非遗文化进校园、非遗文化公益培训等工作,让有200多年历史的高唐“落子舞”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最后调研组一行来到姜店镇文化站,认真听取县文化和旅游局的工作汇报,并对我县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作予以肯定。
县政协副主席孙海清强调,乡村振兴工作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县文化主管部门一定要再接再厉,把工作往深里干、往实处干,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县政协委员要发挥带头作用,向人民群众推介、宣传我县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提高文化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