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东昌府区】2021年聊城市东昌府区文化馆“东昌文化大讲堂”群众文化系列培训——团扇培训班教学剪影

发布时间:May 25, 2021 | 作者:史轩铭 冯芝姣


为充分发挥文化馆的辅导培训职能,更好地培养文艺人才,切实贯彻落实文化惠民政策,本着面向大众、惠及基层的理念,让更多群众感知艺术,提高艺术素养,2021年聊城市东昌府区文化馆“东昌文化大讲堂文化系列培训班盛大开幕,今天为大家带来系列培训班之“团扇课堂精彩瞬间”。

微信图片_20210525105822.jpg


      来自全区10名爱好者参加了此次培训,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大家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气氛浓厚,极大地提高了学员们的学习积极性,丰富了广大爱好者的业余文化生活。

微信图片_20210525105818.jpg

团扇,又称宫扇、纨扇,是中国汉族传统工艺品及艺术品,是一种圆形有柄的扇子,它代表着团圆友善、吉祥如意 。扇子起源于中国,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最早出现在殷代,用五光十色的野鸡毛制成,称之为“障扇”,故“扇”字里有个“羽”字。当时,扇子不是用来扇风取凉,而是作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西汉以后,扇子开始用来取凉。三国时诸葛亮轻摇鹅毛扇,妙计横生,运筹帷幄。羽扇出风缓软,不入腠理。东汉时,大都改羽扇为丝、绢、绫罗之类织品,以便点缀绣画。一轮明月形的扇子称之为“纨扇”或“团扇”,也叫“合欢扇”。当时扇子有长圆、葵花、梅花、六角、匾圆之形;亦有木、竹、骨等材之柄;还有扇坠、流苏、玉器之饰。扇面上常绣以山水花卉,款式争奇斗艳,闺阁仕女手摇团扇,清风徐来,不但可以平添主人娴雅文静的仪态,又能体现女性天真活泼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