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我们的非遗】刘氏仁善堂膏药制作技艺

发布时间:Aug 5, 2021 | 作者:聊城市文化馆


东阿县刘氏仁善堂膏药制作技艺,系祖传七代的中医传统技术,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它是在中医药理论基础上,采用三十多种南北川广地道药材经十六道精细工序加工熬制成膏,用于治疗骨伤病的传统技艺,主要分布在聊城市东部、东阿县鱼山镇辖区内及周边区。

医药文化底蕴丰厚,中医药在群众中有很深的基础,受各代名医的影响,民间流传着许多治疗疾病的单方验方。历朝历代东阿县名医辈出,如东阿县明代名医吴南阳撰著出的《脉经龟图论》及《南阳活人书》已传至今。根据历史文献考证,东阿县刘氏仁善堂膏药所用配方来源于中原大地华佗《青囊秘传》及龚廷贤的《万病回春》,属于中国膏药南派代表方。

刘氏仁善堂膏药基于“君、臣、佐、使”的中药复方搭配理论,药材选用地道、熬制技艺讲究,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温中散寒等多种功效。其中,灵应接骨舒筋膏主治骨折骨裂、跌打扭挫拉伤、陈年瘀血,颈腰椎间盘突出证,骨质增生,股骨头坏死,足跟疼痛等;万应紫金膏主治筋骨疼痛、麻木不仁,产后风寒、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在治疗骨伤病时,外贴膏药配合内服汤药,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控制疾病进展,而有些疾病只需单用膏药,就能获得奇效。此膏药贴敷于患处或相应穴位,有效成分通过皮肤缓慢渗入,药效是一般橡胶膏药的数十倍,一贴可反复揭贴使用三十天左右,使用方便,不流不淌,无毒副作用。

刘氏仁善堂膏药起自清朝嘉庆年间(1800年左右),经过历代传承人的努力,结合临床对药物的组成及药理进行调整、不断完善膏药的配方,研究出两种特效膏药,一直流传至今。2000年,刘兆华在祖传膏药的组方上进行了改进,将刺激皮肤及渗透力强的药物调整了用量,对熬制方法工艺加以改进,减少副作用的同时提高了疗效。此外,刘兆华在祖传膏药秘方的基础上又精心研究出两种特效膏药,主治气管炎的神妙五枝膏及加味太乙暖脐膏,2017年获得中医药特色医疗研究成果,2018年获得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特色医疗成果,2019年获得中医世家学术成果,2020年获得东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