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我们的非遗】 冠县柳林花鼓

发布时间:Aug 18, 2021 | 作者:聊城市文化馆


柳林花鼓是一种汉族舞蹈艺术。属民间鼓子秧歌,大约起源于清朝初年,它以独特的挎鼓方法、有情节、有人物的表演方式而独树一帜,受到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柳林花鼓于20世纪50年代初曾在"华东区文艺会演"中获一等奖,并赴朝鲜参加慰问演出。微信图片_20210817101153.jpg微信图片_20210817101150.jpg

柳林花鼓特色鲜明、风格独特,在形形色色的"鼓子秧歌"中独树一帜,艺术价值重大。它以花鼓为主要道具,在伞、锣、鞭的配合下,载歌载舞,展示技巧。它具有以下特征:一是"长带鼓"长至膝间,跳起来快如疾风,在剧烈的扑打转跳中,鼓不离腿,且敲击有节奏,堪称绝技,实属罕见。二是表演文武兼备、粗犷豪放、泼辣火爆,分文、武场,武场只舞不唱,文场只唱不舞,演唱曲调庞杂。三是人数固定,为14人,每人都有固定角色,每个角色都有各自的动作技巧,表演套路非常严格,演出时缺一人不可。四是舞蹈具有浓厚的武术色彩,是舞蹈和武术的融合。五是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是土生土长的汉族民间艺术,唱词中充满了当地百姓的俗词俚语,对于研究当地汉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生存发展之路对于研究汉族传统艺术的保存和发展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008年《柳林花鼓》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