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阳谷】挂剑台的传说


挂剑台坐落在张秋镇东南三华里金堤北侧。相传春秋时期这里属徐国管辖。吴王寿梦四子季礼出使齐国,路经徐国,受到徐君的热情款待,二人结为好友。徐君喜欢公子的 佩剑,欲求之以为纪念,但知出使齐国不可无剑,故不敢贸然张口,只是反复观赏,赞不绝口。季礼揣知其意,心中暗自答应出使回来一定把宝剑赠之。不想出高路远,国事费时,待季札回来复经徐国时,徐君已经故去。季札心理很难过,便把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长辑深拜,悲然而去。从人不解地问季札:“徐君已死,赠与谁哪?”季札说:“不然,我心许之,岂能以死悔之,君子一 言既出,终不可变,何况友乎?”后人为了纪念他们的友谊,便在徐君墓旁堆起一个高大的台子,植上柏,并在台子的北边不远的地方修建了季札祀,祭祀季札和徐君。人称这个地方为“挂剑台。”

    据说台旁生出一种‘草叶垂形如剑”的奇形小草,人们称之为“挂剑草”。至清朝乾隆十六年(公元1757),挂剑台和寺庙皆被大水冲没,而立于季札祠旁的十三通碑却被张秋镇人完整地保存下来。这些碑大都是历代名人的诗文题咏,真草隶攥,各有千秋。挂剑台的故事千百年来,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