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聊城市文物保护单位--七级运河古街区
明清时期,座落在京杭大运河沿岸的七级古镇,因运河而兴盛一时。当时七级古镇分为东西两部分,镇上有六门、四关、十四街,街分六纵八横。至今仍有一条古街保存完好,虽历经岁月洗礼,青砖墙壁斑驳,但仍可见其当年盛景。
古朴的沿街建筑、一条条老街巷,八十岁的古街巷居民狄振声带着记者行走在古镇上,在一个个故事和传说的描绘下,仿佛重现了当年的繁华。
淹没在历史中的“六门四关”
从狄振声院子出门,沿古街东行,右手边是翟家祠堂。翟姓是当地的大姓,祠堂是宗族兴旺传承的重要活动场所。对面就是当年非常有名的狄家中药堂─—“春和堂”,记录着狄振声家族几代人的故事。
“这里就是一碑担两间茶馆。”走到古街东首,狄振声介绍,这个茶馆地处要害,当年生意很红火,从七级码头上岸的商人都会到这里歇脚,要上一壶茶慢慢品尝。茶馆只有两间,中间是大梁,正下方埋着一座石碑,石碑正好处于中间,因此有“一碑担两间”的说法。其实,“一碑担两间”的谐音是“一百单两间”,意思就是茶馆虽小,但是很敞亮。
“每条街、每座院都有故事。”狄振声带领记者一路向东,有一条石狮子街,因明朝隆庆年间立一石狮子得名。“石狮是这条街的镇街之宝,每到农历正月初一,都有村民拿一条红带子,端一碗面,到石狮前,祈求自家孩子平安。”
据了解,七级古街有六纵八横十四巷,六门四关。六纵是双井街、老街、东顺河街、西顺河街、丁家街、幸福街;八横是兴隆街、石狮子街、东关街、北关街、大隅首、小隅首、夏家街、西街,统称为十四巷。行走在七级古镇,大街小巷密布,狄振声个个都能说出来历故事。回忆起繁华过往,狄振声又感喟现状,“现在六门四关已经损毁,只剩下遗址。不过茶馆所在的古街保存还算完整。”
七级镇内小西街,位于西门至中小桥,较早迁来七级定居的丁姓是其中之一。本街有丁家饭铺、前西门、后西门、透心碑、土地庙。丁家饭铺开店数代,船夫、纤夫多于此处就餐,现丁家传人丁泽长继承祖业,仍开着丁家饭铺,经营饺子、烧饼,是当地人们喜爱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