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非遗】国家级非遗项目--临清驾鼓
临清驾鼓
临清驾鼓,原名羯鼓,相传是我国西北部少数民族羯族的一种娱乐工具。后通过佛教传播,把羯鼓传到内地,后由于明清时期大运河的兴盛,临清地处运河之岸,水陆交通方便,羯鼓就由此传入临清,并由临清当地人的传承发展,而形成了现在的驾鼓。自唐代以来,临清庙宇兴建甚多,庙会频繁,各庙会分别组织驾鼓会,清代末期由于战乱等原因,驾鼓队逐渐衰落。
民间艺人洪鹤龄在1880年前后习得并发起群众购置锣鼓,在家中夜夜传授鼓技,成立了更道街驾鼓会。临清驾鼓第三代传承人洪玉卿自8岁起跟随父亲洪德河学习驾鼓技艺,经过个人的勤奋学习和刻苦演练,技艺日臻成熟,并在继承传统的演奏技巧基础上大胆创新,使驾鼓演奏技艺更趋完美,更加灵活多样,临清驾鼓在他的带领下得以继承并逐步完善。2006年,临清驾鼓被列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以临清驾鼓会为依托,在传承运河文化的基础上,在山东、河北一带进行表演活动,并多次受邀赴全国各地演出,1996年荣获山东省首届农民艺术节金奖,1997年受邀参加海南省三月三少数民族艺术节,威震海南,2011年在贵阳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荣获三等奖,临清驾鼓在全国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现在临清驾鼓的曲目名称可考的有《点鼓》、《老排鼓》、《小排鼓》、《二十八宿》、《长鼓》、《滚鼓》六首,均收录在《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中。临清驾鼓也体现了当地回、汉民族之间团结一致、共创繁荣的良好精神风貌与优良传统,与现在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主旋律相契合。
但是在现代娱乐文化的冲击下,以口传心授为主的临清驾鼓濒临消亡,学习周期长,技艺复杂,经费不足,传承人员以家族为主,人员短缺,发展前景令人忧虑,急需抢救好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使这一优秀文化得以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