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阳谷】张秋木版年画简介


张秋木版年画起源于聊城市阳谷县境内的古运河重镇——张秋镇。张秋木版年画自元代由山西传入,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据《寿张县志》《张秋镇志》记载,明清时期,它和苏州桃花坞、潍坊杨家埠、天津杨柳青等并称全国四大木版年画基地。张秋木版年画较之其他地方的年画有独到之处,其题材新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题材品种数量达300多个。人物造型夸张,色彩明快沉着,刻板精细,线条流畅,简洁有力,印刷独特,做工十分考究。构图丰满、匀称古朴,人物刻画夸张,造型眼睛窄长,眼皮纹路清晰,鼻梁鼻翼瘦窄,线条简洁流畅有力。色彩有亮青、大红、二红、大绿、绛绿、丹红、黄、蓝八色。清末民初,张秋镇比较大的画店有源茂永、鲁兴聚、景顺和三家。每家印纸用量达1500余令,十一月份挂牌出售,年画销往冀、鲁、豫及东北三省等地。清朝初期景顺和画店由张秋镇迁往东昌府(今聊城市),促成了东昌木版年画的发展。 随着京杭大运河交通运输作用的衰退,张秋木版年画也逐渐受到冷落。如今由于经济的发展,国家重视民族文化遗产,张秋木版年画又有了新的起色,第十二代传人乔振霞作为主要负责人,专门挖掘整理、制作加工、印刷、宣传、销售张秋木版年画。2006年张秋木版年画被列入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被列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0年7月11日,张秋木版年画应邀参加上海世博会。

项目申报单位:聊城市阳谷县文化馆

项目保护单位:阳谷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