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阳谷非遗】山东琴书


山东琴书

山东琴书传到阳谷县尤其以高庙王、金斗营、李台西南三个乡镇最多。那时候,西金斗营村以王廷超、王廷玉两位琴书艺人唱得最好,两人经常在一起演出。阳谷县西湖镇位于阳谷城区西北方向,交通便利。

图片1.png

山东琴书是山东地区传统曲艺品种之一,又称"小曲子"、"唱扬琴"山东洋琴"、"改良琴书"等。发源于鲁西南的菏泽(古曹州)地区,产生于清代乾隆初年。清末呈现兴盛局面,名家辈出,流传地区日益广泛。原为农民自娱的庄家耍(又叫玩局),后来成为艺人们养家糊口的一门艺术。

山东琴书传到阳谷县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尤其以高庙王、金斗营、李台西南三个乡镇最多。那时候,西金斗营村以王廷超、王廷玉两位琴书艺人唱得最好,两人经常在一起演出。因生活困难,有时走街串巷演唱,挣口饭吃,这门艺术深得广大村民喜爱。

图片2.png 

山东琴书采用山东方音表演,因脱胎于民间的"小曲子"联唱,所用唱腔曲调十分丰富,约有曲牌二百多支。发展为琴书说唱之后,使用的曲调逐渐集中,以所谓"老六门主曲"即【上合调】、【凤阳歌】、【叠断桥】、【汉口垛】、【垛子板】、【梅花落】最为常用,清末民初以来又进一步发展为以【凤阳歌】和【垛子板】为主要曲调,穿插少量小曲进行说唱的音乐体制,节目也以中长篇书为主,兼唱小段儿。山东琴书的演出形式一般为二至五人,演唱者分赶角色,也兼乐器伴奏。分赶角色者一般二至三人,余者为伴奏兼伴唱。传统的演唱讲究稳重大方,演唱者正襟危坐,仪态端庄,目不斜视,全靠富于变化的唱腔和有机的伴奏配合来完成故事情节的表达和人物形角的刻画。

图片3.png 

 

项目保护单位:聊城市阳谷县文化馆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马红静 崔师训(县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