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非遗】阳谷脸谱葫芦的制作技艺
阳谷脸谱葫芦是流传于鲁西一带的民间工艺品。在早源自于黄河中下游流域,渔民打鱼时利用它的浮力,起到“救生圈”作用;有的用来装物,盛酒或作记号用;葫芦性味苦寒不招虫害,据说挂在家里或带在身上可以驱邪健体;因它造型美观,上至百岁老人、下至孩童无不喜爱。直到清末民初,葫芦才被戏剧爱好者在上面刻画各种喜爱的图案,用以观赏,把玩,赠送益友,最终热爱京剧的人,把脸谱刻画到上面,形成一种风格独特的造型艺术。
制作材料
鲁西大地土地肥沃,生长的植物物种丰富多样。伴随着秋末的到来,葫芦也丰收了。摘下来的葫芦去皮,打磨光润,晾干,便可用来绘画图案备用。阳谷县的民间艺人——辛福春对画葫芦颇有一定的造诣。他绘画前先打草图,采用国画白描、工笔、写意手法,画出不同人物的轮廓,然后用丙烯颜料填色,晾干后刷一遍清漆,清漆起到保护画面清晰和美观的作用。
难掌握的是,画葫芦脸谱和在宣纸上有所不同。葫芦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绘画时得先找好角度,掌握对称与比例关系,做到心中有数,不然画出来的图案,扑踏踏没有立体感。
有的葫芦长就的怪状,你没办法改变它,这考验到画者的技艺了,想办法如何给它补拙,并挖掘出葫芦中蕴含的美。比如画人物,花鸟,虫兽,大象山水时,
就得用线条和颜料填色来巧补葫芦生就的丑拙。
脸谱题材
葫芦脸谱选用的题材,多以京剧的净、末、丑为主,主要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施公案》《隋唐演义》《岳飞传》《楚霸王》等七大类中的人物,约一百余种,每个人物造型别致,栩栩如生。可以说看了那些脸谱葫芦,了解到不少戏剧艺术知识,等于从戏剧艺术殿堂走了一遭。辛福春画的脸谱葫芦以图案清晰,画工精美,在鲁西一带很受欢迎。
辛福春画的脸谱葫芦,已成了阳谷县的一个文化品牌。二OO六年五月,他带着所创作的作品,参加了在深圳召开的《中国第二届国际文化遗产博览会》和各届江北水城文化旅游节活动,均受到国内外游客的好评。
从葫芦发展的历史渊源到绘画成脸谱葫芦,可见葫芦中的文化底蕴多么丰富。一个平凡的葫芦,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也承载着传统手艺人精益求精的匠心,绘画的葫芦是比不上机器制作的的速度,但它充满着传统文化的温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理应得到传承和保护。
愿阳谷脸谱葫芦这个传统文化品牌,打得更响,传播得更远。
项目申请地区:聊城市阳谷县
项目保护单位:聊城市阳谷县文化馆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辛福春(市级)
2019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