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非遗】阳谷薛氏手工挂面制作技艺
明洪武年间薛氏先祖从洪洞县率族人迁居阳谷县大布乡薛楼村,世代繁衍、绵绵不息。
山西素有面食习俗,薛氏先祖遂研习推广,惠及四方乡邻。康熙四十二年(1703),巡幸江南,驻跸江宁府,康熙要知府刘琰家宴侍驾。刘琰做‘翰林肉’‘御膳龙骨’招待康熙,并亲自做手工挂面请康熙品尝。康熙见此面细如发丝,宛如龙须,皇帝胃口大开,边品尝,边赞赏,龙颜大悦,赞不绝口。由于抻面的姿式,如气壮山河一般,抻出的面细如发丝,犹如交织在一起的龙须,康熙皇帝又品尝过,故名“龙须面”。刘琰卸任江西学政,寓居运河重镇张秋。生活拮据,便做手工挂面贴补家用。
当时薛氏先人在张秋镇开办“裕丰号”粮莊,与刘琰相邻过往甚密,刘琰建议薛氏先人“张秋乃南北交通枢纽,南来北往东西客商云集于此,有的喜欢吃大米,有的则喜爱吃面食,口味不同,唯手工挂面能合众人口味,应广力发展”。薛氏先祖遂在张秋镇城隍庙街运河边开挂面作坊。光绪末年,运河因淤积严重而停止漕运,客商渐少,薛氏高祖薛连芳返回老家继续从事手工挂面制作并传与后代子孙。其子薛瑞华回乡后在邻县十八里铺村租淤性土地一百亩种植小麦,购买石磨十盘自己磨面,用来制作手工挂面,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由于战乱,规模减少。
薛氏手工空心挂面,原料不变,制作工艺不变,纯手工制作,三次自然发酵,经过十六道程序,贡麦含有机富硒,高植物蛋白,全麦粉。细如发丝,华而细软,食而不腻,口感好,绿色健康,易消化,特别适宜于病人、老人、孩子食用。既可以作为主食食用,也可以当做夜宵或早餐食用。无添加剂,无胶原蛋白。
薛氏手工空心挂面现经代表传承人薛锡军发掘开发,已研发鸡蛋、蔬菜等新品种,使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阳谷薛氏手工面经近六百年的传承、改良与创新,足以证明其传承记忆的生命力,其特性能有效的推动大众健康,现阶段虽不能产业化,但可以提高劳动就业,更好的推动文化产业拉动其他二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项目申请地区:聊城市阳谷县
项目保护单位:聊城市阳谷县文化馆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薛锡军(县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