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县抗日战争回忆
杨志宏0苏超的报告一苏超——阳谷抗日基干大队的政治委员。在他那清癯白净的脸上,两只机灵的眼闪射着两道剑光,锐利、英明。他在指导阳谷分散游击战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1943年3月1日,在全县排级以上的军事干部大会上,他对小部队活动做了总结报告:“同志们,”他响亮的清脆的声音将每一个字都清亮的传到人们的耳朵里,“小部队活动分散游击战争在我县已开展了一年了。开展分散游击战争是上级党委的英明指示,是毛泽东战略战术的具体发展。”“阳谷在1942年敌伪军3000余人,碉堡据点72个,封锁沟纵横,敌人用囚笼政策碉堡政策,分割解放区,企图困死我们,使我们无回旋的余地。面临着这一形势,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上级适时地提出了小部队活动开展游击战争。”“一年来,我们执行了小部队活动是有一定成绩的。一般说来,我们确实做到隐蔽活动、秘密活动,以班排为单位,化整为零。很多同志每到移动到新的驻地,在墙头上铺上棉被,轻轻的爬进去,轻轻的唤醒房东,一二十个人住在一个房子里,白天不出门,不高声说话,住一天,除房东外第二家人也不知道。由于我们进行了减租减息,群众基础很好,群众和我们已经发生了血肉联系,我们在群众中已经生根立足。所以,我们每驻一村,群众自动保护我们,给我们站岗放哨。因而,小部队活动这一形式对于保全我们力量来说,起了积极作用,也只有这一种形式才能在这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保存自己。”“但是,如果单纯着眼于保存自己,则恰恰不能保存自己,反而消灭自己。有些同志的思想上错误主要在于单纯的保存自己,忘记了消灭敌人。必须懂得,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辩证关系,从部队基本训练开始,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紧紧的联系着,“卧倒射击'、“跪射'都是减小目标以保存自己,另一方面更有效地射击敌人。“立射”,侧着身子就是保存自己以便射击敌人消灭敌人,匍匐前进,滚进······其意义都是一方面保存自己一方面消灭敌人,强大的敌人迟早会把我们消灭光的。”“小部队活动是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有利形式。在保存自己这一方面,我们确实创造了一些经验。十几个人或二三十个人住在一个房子里也不设岗放哨,由群众担任警戒。八区一个班驻在陶楼,300个治安军在庄上休息喝水,没有发现我们就走了。二区两个班驻温碾,500个汉奸队到温碾,庄长赶快支应,结果也平安无事的走了。所有这些生动的事例都说明了小部队是保存自己的最好的形式。”“如果我们这样长期下去,不打击敌人,只保存自己,势必造成敌人更嚣张的气焰,势必脱离群众。今后,我们要主动出击,打击敌人,歼灭敌人,要使阳谷县天天有枪声,日日有胜仗!”作者杨志宏简介杨志宏,阳谷县郭屯镇九都杨村人,杨耕心烈士次子。1920年出生,1938年参加革命,活动在聊阳路附近,多次参加对日伪作战。阳谷解放后,任冀鲁豫边区抗日中学一分校教员,后任聊城一中语文教师。1970年被错杀,1980年平反。《谷山八年》为杨志宏遗稿,描述了阳谷境域八年抗战的全过程。文革时险被焚毁,后经多人保管,留存至今,现整理出版,以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
杨志宏
0
苏超的报告一
作者杨志宏简介
杨志宏,阳谷县郭屯镇九都杨村人,杨耕心烈士次子。1920年出生,1938年参加革命,活动在聊阳路附近,多次参加对日伪作战。
阳谷解放后,任冀鲁豫边区抗日中学一分校教员,后任聊城一中语文教师。1970年被错杀,1980年平反。
《谷山八年》为杨志宏遗稿,描述了阳谷境域八年抗战的全过程。文革时险被焚毁,后经多人保管,留存至今,现整理出版,以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