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非遗《冠县蛤蟆嗡》
发布时间:2021-09-06 00:00:00| 作者:
视频介绍
我们的非遗《冠县蛤蟆嗡》
冠县“蛤蟆嗡”源于河北省武安县一带的“武安落腔”。公元1890年前后,落腔艺人孙和顺,因家乡遭灾讨饭来到桑阿镇一带,在魏辛庄安家落户,遂把这种小戏传播开来。后来,又请河北大名县的彰彩荣前来教戏。
在流传过程中,“落腔”吸收了流行于本地的四股弦、河北梆子的某些声腔并加以融合,逐渐形成了一种独具特点的地方小戏。由于这种戏的主要乐器“蛤蟆嗡板胡”音质低沉浑厚,远听起来如同蛙鸣,便被戏称为“蛤蟆嗡”,后遂以此为名。在1935年前后,桑阿镇苇园村的“蛤蟆嗡”班已经成为较有名气的民间戏班,有演员30多人。
1959年2月,桑阿镇文化站长邱东山同志编剧、主演的小戏《故事出在棉鞋里》赴济南参加全省文艺调演,荣获一等奖,受到高度评价,蛤蟆嗡从此崭露头角。
1959年下半年,县里成立公立“冠县蛤蟆嗡剧团”,经费由县财政拨付。剧团招学员52人。学成后赴周边县市演出,大受欢迎。在此期间,剧团专业人员对蛤蟆嗡传统唱腔及伴奏进行了完善和创新。
1962年,剧团解散。以邱东山为首的桑阿镇文艺宣传队伍始终坚持编演蛤蟆嗡唱段、小戏,并多次在各类文艺汇演中获奖。
蛤蟆嗡戏百年来传承不绝,留下较为丰富的资料。经过蛤蟆嗡剧团时期的系统整理、《三套集成》编纂时期的挖掘以及2008年文化局的整理建档,各种资料已较为丰富、翔实,存世新作品较多。
蛤蟆嗡虽是民间小戏,但角色行当齐全,传统剧目甚多,计有《王子龙掉印》、《吕蒙正赶斋》、《老少换》、《杨二舍化缘》等30余个。
蛤蟆嗡唱腔宛转悠扬,优美动听;唱词使用大量本地方言,朴实诙谐,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典型的地方色彩。
改革开放后,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及文化馆即开始了蛤蟆嗡戏的抢救、保护、传承工作,多年来,自编自演的《染毛驴》、《老两口卖黄瓜》、《大刘小刘和老刘》、《争电脑》等多部蛤蟆嗡小戏搬上舞台,让百年乡韵再次唱响。
2008年,县文化馆组织任金光、徐士瑞创作蛤蟆嗡系列短剧《武训》5部,董凤岗、梁云超作曲及唱腔设计,韩香芝、韩化峰主演,邀请邱东山指导排练3部,再次把蛤蟆嗡推上舞台,小戏《武训推磨》在山东电视台举办的“‘谁不说俺家乡好’全省民间文艺大赛”中获最高分,并于2018年10月赴昆山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展演。
2015年3月,为拯救濒危稀有剧种,更好的挖掘、保护、传承蛤蟆嗡,聊城市戏剧作家郭银会创作了剧本《三起轿》,文化馆长董凤岗、民间艺人梁云超对唱腔进行了创作并组织乐队录音,由宏湖蛤蟆嗡剧团经过一个多月的排练,于5月20日在聊城市杂技团进行了汇报演出,该剧目随并评为山东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优秀展演剧目。
2015年11月,郭银会、徐士瑞、任金光创作完成了《武训舍情》剧本并在山东省艺术研究院举行了专家论证会,2016年3月10日,山东省艺术研究院与冠县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确定将蛤蟆嗡《武训舍情》立到舞台上,同时还要通过对蛤蟆嗡剧种的挖掘整理,进行理论研究,通过制作纪录片的形式进行文化传承,最终形成三位一体的理论成果集。
近几年、冠县文化馆联合冠县超艺蛤蟆嗡剧团创编的几部蛤蟆嗡戏,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并代表冠县多次参加了文化部、省文化厅、聊城电视台等组织的展演活动,其中,新创编的蛤蟆嗡小戏《罚公公》获得国家环保部优秀展演剧目,蛤蟆嗡小戏《琴心》获得聊城市第十三届文艺精品工程获奖作品,新编蛤蟆嗡小戏《三起轿》在聊城电视台《聊城好故事》录制播放,红色题材蛤蟆嗡小戏《摆渡》获得“初心永铸 百年芳华”2021年聊城市专业艺术展演二等奖,扩大了冠县《蛤蟆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018年,冠县蛤蟆嗡戏被文化部公布为全国唯一的成功恢复的濒危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