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冠县】非遗少年说《柳林降狮舞》

发布时间:2021-09-08 09:38:46| 作者:

视频介绍

    非遗少年说《柳林降狮舞》

    讲述:滕梓

    单位:冠县晓艺艺术学校

    “柳林降狮舞”因流传于山东省冠县柳林镇南街而得名。柳林降狮舞是清朝初年从原堂邑县南邢庄传到此地的,柳林降狮舞历史悠久,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有故事、有人物、有道白,表演独特,伴奏恢宏,在众多"舞狮"中独具一格,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柳林降狮舞虽称“狮舞”,但其实是最古老的舞蹈——傩舞。

    其一:面具是傩舞最典型的文化特征,而降狮舞之“降狮人”和“狮子”均为头盔型面具。

    其二:傩舞与祭祀密切相关,具有祈祷、招魂等功能,而降狮舞就主要在庙会、葬礼上表演。

    其三:傩舞中动物形象时常错位,而降狮舞中的“狮子”额头上有一大大“王”字,又象虎。而舞中称之为“无名歹兽”。

    柳林降狮舞的主要特征是狮头为"面具型",而不是常见的"头盔形";后身蒙布,上缀狮毛。虽说是"狮",但额头正中又有一"王"字,又明显有"虎"的特征,而舞中的人物称之为"无名歹兽"。

    此面具是傩舞和傩戏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浓郁的原始文化的鲜明特征。傩舞和傩戏历史悠久,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它已形成一个庞大的载体,它涵盖了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宗教学、民俗学、文艺学等学术领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且促进了后来的舞蹈文化与戏曲文化的发展。

    柳林降狮舞表现的是一个“降服狮子”的故事,“降狮舞”这一名称就从此而来。说是有一位从“西洋”来的“回回”大侠,为了为民除害,手持“灵芝草”、“倒心钩”和“八卦阴阳旗”, 过“踩鼓”、“查蹄印”、“单咬”、“双咬”、“走四门”等一系列舞蹈动作,表现了一个“回回”寻找、搏斗最终降服“无名歹兽”的故事。舞蹈中“回回”有独白,还有和乐队的对话,颇类似于戏曲中的“折子戏”。

        2009年《降狮舞》被列入山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