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秸秆扎刻
秸秆扎刻
东阿县秸秆扎刻起源姜楼镇后王营村的祖传扎刻技艺,使用上乘的高粱秸秆扎刻而成的各类工艺品,主要以高粱秸秆为原材料,灵活运用铅笔、游标、卡尺、剪刀、道具、锥子、蜡烛、树脂胶等工具,手工雕刻榫卯结构加以组装而成的工艺品(仿古建筑)。
其基本特征主要有:平衡稳定的物理特征,榫、槽、角度的几何特征,中国古建筑富有观赏性的特征。
抛弃原有的思维,高粱秸秆不仅仅是“柴火”。在一双巧手的雕刻翻转下,变成艺术品,光岳楼、阿胶影视城,阿胶井、艾山牡丹亭,精准复刻的建筑艺术,让更多的人知道东阿,不仅仅是阿胶的经济文化还有丰富的技艺文化,丰富阿城人民茶余饭后的时光。更有花灯,灯塔等观赏与实用性,艺术源于生活并丰富生活。
王大洋,聊城东阿人,祖上十代都是木工巧匠。将中国传统木制结构的工匠技艺应用在高粱秸秆上。曾祖将木匠手艺与秸秆扎刻一同练习,延续至今已是第五代。东阿秸秆扎刻传承人,自幼对父亲手里惟妙惟肖得宫灯,蝈蝈笼子等产生浓厚的兴趣。耳濡目染学习技艺。时代推动下,走到大城市去,从事建筑行业,丰富空间认知。将现代建筑的搭建与结构熟知于心。95年到03年,带领百余人从建楼房主体。04年,重拾秸秆扎刻技艺,将家乡建筑以及农耕工具复刻在一件件作品中,将乡村风貌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呈现出来。其中《光岳楼》《阿井》等作品受到大家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