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谷山赋》丨谷山之于阳谷,可谓太祖之山。


谷山赋


谷山巍巍,群阜耸峙;层林染黛,浮翠流丹。下有幽径蜿蜒其间,上置亭轩斗拱飞檐。西望阡陇纵南北,东依碧水相拥环。阳谷之谷山,处城之西北,方圆林深树茂,计千余亩,为市民闲暇休憩之所。

今之古山,乃人为之,以图百姓有所乐耳。山主峰百有八尺,次峰五十有四,丘阜若干,上置谷山、紫荆、盟台三亭,皆轩昂而立,雕廊画栋,美轮美奂焉。伫亭而望,绿海绵延,极目之处,隐隐飞烟,楼宇聚则喧声响,旷野合而鸟声喧。披翠流彩之覆,景观处处俨然。有亭廊为彩径所贯,可驻而观之,亦可走而歌焉;有环道呈绛彩翠色,可悠然踱步,亦可嬉戏其间;有汉白玉桥如卧虹,可畅饮碧水,亦可渡人胪欢。四季风景,实有殊异,冬去春来,日月轮回,谷山渐融百姓心间矣。破晓之际,栉风沐雨,疾走或舞,练拳挥剑,蓬蓬生机如日中天矣。豫剧入心,京剧典雅,红歌雄壮,曲艺渊博,观众渐多,咸来谷山矣。



图片

昔日谷山,居今之平阴县东阿镇东北五里许,《山海经》载:“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史记》亦载黄石公谷城山期会张良之说。隋开皇十六年,于此置县,因居谷山之阳,且东阿县界有阳谷亭者,故曰“阳谷县”。依史而断,阳谷之名,源于谷山也。后因水患易县城者三,北宋景德三年迁于今址。



谷山之于阳谷,可谓太祖之山。以时溯源,可追于隋开皇之昔;居峰远望,极目寥廓烟雨平川。因其沧桑久远,邑人敬若神明。街衢企业、文教科卫之属,常有以此命名者,以求吉兆也。邑内通衢,曰谷山路;学界新秀,曰谷山中学;亦有谷山饭店、谷山酒业、谷山服装、谷山畜牧、谷山房产云云。谷山建筑,为谷山名者翘楚,所筑楼宇,以坚固闻达。经营者邑东门张氏,曰景斌者,人诚良善,急公好义,为乡人为所誉。盖以谷山为名,而馀者吾不曾了然者,亦当承谷山之灵气,千载之遗风,顺时代之鲸波,挂云帆济沧海之无穷也。



噫嘻!谷山之谓山者,诚不及昆仑之粒粟,东海之余波。然此地形胜,人文蔚起,实乃阳谷文明发祥之地也。今者阳谷百业繁兴,政通人和之际,久睹谷山,而发思古颂今之情,是为斯作,以志其心尔。

壬寅季夏
王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