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家乡——阳谷城隍庙
(老城隍庙遗迹已无,图为狮子楼景区玉皇庙)
旧时,城隍为一城的保护神。有城一定有城隍庙,所以城隍庙是每县城都有的。
阳谷城隍庙坐落在大隅首西南方向、文庙东邻,今酒厂东边面粉厂处,已无遗迹。城隍庙的主要结构有正殿、东西屋、山门和后楼。大门有门楼三间,门前是前后门,过道两边有一丈多高泥塑的哼哈二将,青面虬髯,怒目逼人,是城隍爷的两个得力门军。
进去大门,有一个小院,走过小院就是二门,也是三间,没神像。二门里东西两边都有瓦屋,靠二门的东西瓦屋里每边有6个泥塑的站像,据说是侍候城隍爷的;再往里靠近正殿的东西屋内,每边有5座泥像,叫十殿阎君,这是次于城隍爷的头面人物,每个塑像之前都有香案桌子。在十殿阎君之前,塑有体形较小、各种姿态的鬼怪形像,有吊死鬼,有布袋鬼,有到阳间捉人的无常,有二鬼锯解人的,有用磨磨人的,阴森可怕,使人看了毛骨悚然。大殿正座是木质精雕的城隍像,头戴乌纱,身穿蟒袍,脚穿朝靴,手持笏板,很像一个正襟危坐的明朝官吏。它的膝盖处装有弹簧等物件,如有人一按膝盖,像活人一样大小的城隍便突然站起来,不知道的便吓一跳,正殿城隍的西边,有四个泥朔一人高的站像,说是城隍的随身待卫。大殿之后,有一座三间的二层楼,据说是城爷家属住的地方。庙内有一道人,就在此楼居住。楼西头有一便门,经常关着,进庙一般都是走前门。
庙内画着很多赏善罚恶的壁画:在阳间行善做好事的,到阴间骑马坐轿,走金桥,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在阳间做恶损阴德的,便被锯解、磨磨,过奈河桥时,被恶鬼夜叉打在河中,受尽种种残酷的折磨,以示阴阳相通,善恶必有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