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的语言艺术,它运用口头语言充分发挥其丰富的表现功能和概括能力,创造各种艺术形象,展示瑰丽的想象,表现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远古时代起,民间文学就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劳动、宗教和其它民俗活动而产生和发展,并成为人们生活中进行教育和文化娱乐的重要形式。现在学术界一般也称民间文学为“口头文学”、“口头传统”等。聊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众多的民间故事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影响了一代代人的观念和生活。“讲述非遗故事,弘扬聊城文化”,聊城市文化馆特推出聊城非遗故事系列。
王灵官,名王善,阳谷县寿张镇人。据传是北宋徽宗时期得道成仙。玉皇大帝封之为四大灵官之一,掌管冰雹。王灵官成仙以后,曾多次帮助家乡人民躲避冰灾,直到现在,鲁西、豫北一带流传着冰雹不砸老寿张县人的传说,就是因为王灵官是老寿张县(即今阳谷县寿张镇、十五里元镇、河南范县、台前县等地)人。关于王灵官的传说故事很多,鲁西一带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据说清朝雍正时期,有一皇妃回家乡阳谷探望,雍正皇帝赐半幅銮驾回家省亲。皇妃拒绝所赐銮驾,一路轻车简从回家,正逢阳谷城北龙王庙大集。此时玉皇大帝派王灵官要降冰雹于这一带,王灵官领旨以后,左右为难,正在这时,他发现皇妃来到,于是灵机一动,将冰雹全部下到坑壕之内,回天交旨。纠察灵官发现此事后,报告玉帝,说王灵官徇私舞弊,王灵官分辩说:“本欲按旨降冰雹,忽发现下界贤妃娘娘在此,恐伤及娘娘,故将冰雹下到坑壕内。”玉帝明知王灵官顾及家乡,但又觉得皇妃娘娘能轻车简从,不显尊贵,实在难能可贵,故不予计较。雍正皇帝听说此事后,称赞皇妃贤淑惠良,泽被当地百姓,遂将龙王庙改为灵王庙,并成为村名,一直使用至今。王灵官的故事在鲁西一带流传的还有“王灵官鞭赶蝗虫”“王灵官挥鞭退水”“王灵官鞭打蛟龙”等,而且,在寿张街上当地老百姓还为他建了王灵官庙,一年四季香火不断。供稿单位:阳谷县文化馆【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在使用信息时侵犯了您的利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