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忆——金斗营镇斗虎店村
概况
斗虎店村位于金斗营镇驻地西南3公里,两省四县(山东省阳谷县、莘县,河南省合前县、范县)交界处,东邻子路堤村,西邻莘县古城镇北寨村,南邻台前县四合村、范县大曹庄村,北邻莘县曹营村、赵楼村、牛营村。
斗虎店村原属山东省寿张县侯庙区子路堤人民公社,1964年划归阳谷县李台区;1971年人民公社成立,隶属金斗营公社;1984年撤社改乡时划归金斗营乡;2015年12月金斗营撤乡设镇,斗虎店成为金斗营镇辖村
1962年,分为斗虎店东村和斗虎店西村两个行政村。
1979年,斗西村分成斗一村和斗二村.斗东村改称斗三村。
1995年,斗一村和斗二村合并复称斗西村,斗三村复称斗东村
古时候,距阳谷县城西南方向约五十里有个村子,因居民多种杏树,故取名杏花村。村里有一户姓王的父子俩,在村头开了个小店,因村庄交通便利位置优越,来往商人游客不断,父子俩经营的小店生意也非常兴隆。 后来,村西边十多里处的丘陵地带来了一只猛虎,时常拦路伤人,闹得路断人稀,村民晚上都不敢出门,王家小店的生意也很快萧条下来。王家的独生儿子叫王俊马,看到猛虎如此伤害行人,便下决心为民除害。这天,他问爹爹:“什么能斗得过猛虎?”爹爹说:“老虎是兽中之王,谁能斗得过它?王俊马又问:〞那么马能斗过吗?马会踢弹扒咬。”爹爹道:“要是匹力大无穷的高头大马也许能斗过老虎。”王俊马听了,想道:“我如果是匹马该多好啊!准能斗败老虎,为百姓除害。”夜里,王俊马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总是想斗虎的事。朦胧中,只见一位白胡子老头推门进来了,他站在床边,手捋银须,对王俊马说:“孩子,你真想变成一匹马去为民除害吗?王俊马说:“老爷爷,我真想变成一匹马去斗猛虎,您帮我实现这个愿望吗?”老人说:“要帮你,也不难,可有一条,你如变成马,就不能再变回来了,你后悔吗?”王俊马说:“只要能斗败老虎,我绝不后悔!〞老人笑着点了点头说:“真是个善良勇敢的孩子!” 说着,他从袖筒里取出一颗血红的珠子对王俊马说:“这颗珠子吞下去,就能变成一匹真正的骏马。”说完白胡子老头儿飘然而去。王俊马毫不犹豫地把珠子吞进肚里,顿时觉得浑身热乎乎地,便又睡着了。 第二天,王老汉见儿子没起来吃饭,便过去推开门一看,儿子不见了,却看见一匹大红马在儿子的房间里“咴咴〞地朝他叫。王老汉心想:儿子从小爱马,不知把谁的马给牵来了。马一没有坐鞍,二没有笼头,怕它丢失了,便找来根绳子准备把马拴上。那马极通人性,不踢不咬,却不让拴。“咴咴” 地叫了两声跑出门去。老汉忙去追赶,把马捉住,让它在院子里撒欢。老汉又弄来好草精料放到大红马跟前。之后他就去找儿子,但一直到天黑,儿子也没回来。 深夜,王老汉起来给马添草加料,却见马不知什么时候跑了。老汉心想老马识途,可能是它挣脱绳子跑回主人家去了。可是第二天一大早,王老汉却发现这匹大红马浑身汗水淋淋,气喘吁吁地跑来了,一进院,便扑腾卧倒,再也 起不来了,直到天黑才起来吃了点草料。 半夜里,马又跑出了村子,飞快地朝西奔去。王老汉心生奇怪,便在后面一直追了十多里路。这时,听到老虎的吼声和马的嘶叫声,他借着月光望去,只见在那处丘陵上,大红马正和老虎斗得难分难解。老虎蹿来扑去,要咬马的脖子,那马掉头闪开,回身一路正中老虎的前腰,老虎痛得怪叫,转身又扑过来。大红马灵巧闪开后,瞅准时机又回一蹄。王老汉看得发呆,睡意全无,直看到老虎和大红马斗了一整夜,不分胜败,天一亮各自回去。老汉知道了底细.等马回到店里,就赶紧给马擦汗刷身,喂汤加料。 等到夜里,大红马又与老虎拼斗起来,它看得清,躲得快,老虎扑过来咬它的脖颈时,把头一扬,顺势来了个泰山压顶,没等老虎缓过劲来,就把老虎的头皮咬住了。它用前蹄狠命地朝老虎身上猛踢,只踢得老虎皮破毛脱,鲜血淋淋,没了力气。它把口一松,转过身来,猛地朝老虎的耳门踢去,那老虎惨叫一声后气断身亡!大红马也耗尽了最后的力气,瘫卧下来。王老汉见老虎已死,急忙喊人把马抬回店中,众人忙着给大红马擦拭身子。大红马歇了一会,挣扎着站起,眼含热泪跪在王老汉面前。王老汉和在场的人们都不知是咋回事。马好像很着急,泪水顺着面颊流下来,它向前爬了两步,把头伸到王老汉怀里。王老汉抚摸马头,发现马的耳朵后有个黑痣.忽然想起儿子说过的话顿时醒悟。他一把搂住大红马,喊道:“儿啊,我的乖孩子” 因大红马连续和猛虎搏斗,受了伤,流了血,耗尽了精力,时隔不久,大红马死了。王老汉和乡亲们非常悲痛,为了感激它为民除害的功绩,人们为它 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入葬那天,方圆几十里远的群众和过往商人游客,都流着眼泪来为大红马送别。 人们为了纪念大红马,感念它的斗虎之功,就把村名改为 “斗虎店”。 斗虎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