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首页>>详情页

文化阳谷:黄河在阳谷的变迁


黄河由于水浑浊而得名,在我国古籍中它很早就被称为“四渎之宗”、“百水之首”。黄河两字虽然早见于《汉书》,但后世许多史书仍只简称为“河”,今才普遍称为“黄河”。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麓,今青海省曲麻莱县境内各姿各雅山下的卡日曲河谷和约古宗列盆地,分南北两源。途中穿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8个省市区,在今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其中阳谷境内长3公里。

image.png

据史料记载,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至民国二十七年(1938)花园口扒口的2540年中,黄河下游发生大大小小的泛滥1500多次,就主要改道就有26次,平均每百年就有一次,在这26次改道中,途经阳谷的共有六次。

第一次,公元11年(新  王莽始建国三年),黄河决口魏郡,泛清河以东数郡,先是莽恐河决,为其元城冢墓害,及决东去,元城不忧水故,随不堤塞。致使黄河主流徒入漯川,流经南乐、观城、濮县、范县、朝城、阳谷、聊城、茌平北至禹城西南离漯川北行,继经平原东、陵县西、德平北、乐陵南、武定南、青城北、蒲台南、高苑北、博兴北至利津东北入海。至公元69年王景治河止,流经阳谷58年,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流经阳谷。(《行水金监》)

第二次黄河流经阳谷,始于公元69年王景治河。公元70年治理黄河成功后黄河大致经过今河南省新乡、浚、滑、濮阳、范县,进入山东境经阳谷北、东阿、聊城、茌平、高唐、临邑、商河、惠民、滨河等地至利津入海。这条河道直到公元1034年(宋仁宗景祜元年)才大改道,维持了965年。在第二次黄河流经阳谷中,在周显德二年(955年)黄河在阳谷境内溃决,洪水弥漫齐、棣、淄诸州,并冲出一条新河,名曰赤河,流经大河以南经阳谷、寿张闸、平阴之北至长清以下,又与大河相合,这条赤河分流很盛,直到公元1048年(宋庆历八年)以后逐渐淤废,行水九十余年。也是在第二次流经阳谷当中,宋太祖开宝六年(973),黄河决于郓州杨刘口(今阳谷境内),河水冲没了阳谷县城(今阳谷阿城镇叠路头村附近),迫使当政者将县城移于上巡镇;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黄河又决于澶州横陇(今濮县西)正流撇开京东故道,另冲出一条新河道,经濮县北、鄄城南、阳谷东南、范县东、寿张南、东平西、东阿北至长清以北,仍归大河,到1048年止,河决商胡扫,横龙断流,(京东故道这段改道,宋人称“横陇故道”)行水14年。

第三次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黄河大决大变,由原来三股河道改为另三股河道:北股由原武决口,经延津、封丘、漫曹濮、抵东昌(今聊城)、冲张秋、溃沙湾、坏运道,穿运河合大清河入海;中股在孙家渡决口而南,经开封、杞县、濉县、亳县入涡河,至怀远汇淮入海;南股亦从孙家渡决口,经项城、太和至阜阳入淮河。到1489年(以上中南两股未涉及山东)历时42年。

image.png

陶城铺引黄闸

image.png

屹立的黄河坝头

image.png

阳谷黄河堤防生态景色

第四次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黄河大决于开封及其以上沿河各地,真是洪水“横流”。南股出中牟折为二支……;北股自原武直趋封丘至曹县、濮阳,冲入张秋运河,溜运涸阻;东股由开封翟家口东出归德,直下徐州,合泗水入淮河是年冬决口淤塞,与北股并为一支成为黄河主流。到1494年,历时6年。

第五次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大决于铜瓦厢(河南兰阳)改道北流,结束了黄河南夺泗淮六百余年的历史。这次决口溜分为三股:一股由曹县赵王河东注,泛滥定陶、曹单、城武、金乡等县(至咸丰九年淤塞);另两股由东明县南北分流,同至张秋,汇流穿运河,决五空桥入大清河,东至利津入海。历时84年。以上五次流经阳谷,共计1169年。

第六次1947年3月15日,花园口堵塞合龙,使黄徒入山东黄河故道,至今黄河仍途径阳谷境内,长3公里。

image.png

阳谷县黄河流经图



image.png

中国邮政于2015年8月23日发行《黄河》特种邮票1套共9枚。同一天,聊城市邮政公司在阳谷县举行《黄河》特种邮票首发仪式。阳谷县邮政局启用纪念邮戳一枚,供各界人士加盖邮寄或珍藏。纪念邮戳由著名邮品设计家任怀平先生设计,主图采用了全国特大型灌区之一的阳谷窗体顶端位山灌区引黄闸。


附:黄河流经阳谷示意图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