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首页>>详情页

东昌葫芦雕刻


t017df01444947dfbaf.jpg

    东昌葫芦雕刻是一种山东省的雕刻艺术。是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位于黄河下游的鲁西平原腹地,在历史上就以盛产质量上乘的葫芦而闻名,东昌葫芦雕刻主要以堂邑镇为中,包括梁水镇、闫寺办事处、柳林镇等地。

      东昌葫芦雕刻用料多以"大葫芦"、"亚腰葫芦"和"扁圆葫芦"为主。制作工序主要有三道:一是煮熟后发酵去皮;二是在葫芦上面雕刻;三是上色。常用的工具有定格圆规、斜口刀等二、三十种之多。在技法上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借鉴雕刻工艺的镂雕技法,将构图以外的空白部分全部镂空,透刻上折线纹、如意纹、古钱纹等各式花纹,不仅改善了葫芦的透气传声性能,也增强了葫芦的整体审美效果。其题材内容非常丰富,以写实性的花鸟、鱼虫、走兽、人物、山水居多,其中人物雕刻的取材尤其丰富。

t0134f49d6ae15c3a08.jpg

关于东昌葫芦雕刻工艺的来源,在当地有不少传说。民间最认同的是宋代王和尚首创的说法。据传,擅长绘画和雕刻的宫廷艺人王和尚,告老还乡回到现在的东昌府区。因当地盛产葫芦,于是王和尚就地取材,在葫芦上雕刻出精美的图案,用来养自己喜爱的蝈蝈儿。葫芦雕刻内容以老百姓熟悉的戏文内容为主,多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另一种说法则是张骞出使西域归来时,路过堂邑镇,将葫芦种子送给当地老百姓种植,有心人将生殖文化、性文化表现在葫芦上,当作陪嫁压箱底的物件。后来,当地人纷纷效仿,将戏文人物、民间传说等内容雕刻其上,葫芦雕刻技艺便由此流传开来。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畔的东昌府是经济、文化的枢纽,当时的雕刻葫芦曾一度是运河两岸农家生产的重要商品。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东昌雕刻葫芦还曾远销全国各地。

2018041603115368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