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非遗】传统戏剧—高唐四根弦
高唐四根弦是高唐民间流传的地方剧种,起源于高唐人和街道的北马村,始于明末清初,1936年《清平县志》(现属高唐县清平镇)载有“乡曲间又有‘四根弦’”的记载。1988年《聊城地区文化志》又有“清朝中期创建高唐马庄‘四根弦’班”的记述。
高唐四根弦雏形为当地一种鼓手秧歌,演唱者身挎腰鼓,手拿鼓锤,以鼓伴唱或间奏,后发展为搭台演唱。伴奏乐器也逐步增加了四根弦(每两根弦夹着一股马尾伴奏的乐器)、板胡、笛子、二胡、三弦等。武场伴奏增加了板鼓、锣、镲、小旋子等打击乐器。角色行当也由单一的小生、小丑、小旦,发展为全行当、文武场齐全的复杂剧种。唱腔板式经过发展创新和吸收其它剧中之精华,在头板、二板、三板基础上,增添了“流水”“数板”“慢板”“垛板”和“紧拉慢唱”等。因伴奏乐器以四弦为主,为其它剧种乐器所没有,故高唐人习惯称该剧种为“四根弦”。“四根弦”发源于高唐北马村,可由该村流传下来的民俗、土语为证。在清末民初时期,该村男女老少都会唱“四根弦”,据传若是北马人不会唱“四根弦”,就会惹来杀身之祸。曾有唱词道:“你是哪里人?”“我是北马庄人!”“会唱四根弦吗?”“不会,”“拿刀来!”对方马上叫板:“慢来!”唱上几句才能过关。在该村还流传:“不锄地,不浇园,也要去演四根弦”,“忘了老婆孩儿,不忘四根弦。”等。邻村又戏称该村:“北马村的公鸡叫,都是四根弦腔调。”农闲季节,特别是秋后,一直到春季元宵节,村里总是搭台唱戏,吸引十里八乡的群众都来看戏。周围村庄也纷纷请他们到本村表演。继之扩大到周边县,如临邑、夏津、临清、东平、聊城、禹城等。在临邑称“一勾勾”。东平称“四音戏”,但母戏均来自高唐四根弦。
上世纪二十年代,高唐成立四根弦科班,招收男女艺徒40余人,名气较大的有张秀兰(艺名大金)、张秀玲(艺名二银),民间有“听张秀兰唱戏,如同喝了半碗蜜”“大金二银上了台,男女老少围起来,听戏听得入了迷,挨饿受冻划得来!”之说。
高唐四根弦演出主要剧目有《西岐州搬兵》《打蛮子》《反堂邑》《王小赶脚》及“四大秦”(东秦、西秦、南秦、北秦),“四大帘”(隔帘、抱牌子、红灯、卖孩子)。当时四根弦艺人常说“学会四大秦,走遍天下不求人;会演四大帘,到处不作难。”四根弦唱腔声情并茂,婉转缠绵,唱字无腔,如说如念。行腔无字,伴奏相随。真嗓托词,假嗓拖腔。其演唱风格及音乐特点与高唐方言紧密吻合,听之入耳,看之入戏,因乡土气息浓郁,通俗易懂,极为农民观众所喜爱,尤为农村妇女所迷恋,故在高唐又有“拴老婆橛子戏”。
高唐四根弦有据可查的传承谱系可追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当时四根弦剧班由李文道、董长法任教,培养了著名青衣花旦演员张秀兰须生演员张秀玲等。张秀兰又收青衣演员李金芳、孙玉芳、唐杰、花旦演员刘爱霞、李秀荣、刀马旦演员武霞为徒。张秀玲收花旦演员张秀芬、花旦演员龙桂英、小生宋玉珍为徒。新中国成立后,北马村四根弦主要传承人有:马清池、马凤祥、马廷贵、马希奇、马庆普、刘传智、刘传友。2018年为传承四根弦做出主要贡献的张天顺被聊城市评定为高唐四根弦当代传承人。2019年,王金江、许秋华被聊城市评定为高唐四根弦当代传承人。近几年,新创作品《立芝来到咱田间》、《精准扶贫暖人心》等。
高唐四根弦是高唐地方戏剧的代表,历史悠久,传承有序,对周边县市的地方剧种衍变产生过重大影响。从演唱角色和伴奏形式上看,具有和流传较广的大型剧种相媲美的特点。它是高唐民间艺人智慧的结晶,是研究当地文化、民俗和生活发展的形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