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摸鱼舞、扑蝶舞、牵象舞,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盛行于晚清和民国初期。其发源地在高唐城南坟台村。
摸鱼舞,是高唐民间优秀的舞蹈艺术表演形式,它以表演难度较高,技巧过硬,动作多变而受到广大人们的欢迎,堪称民间舞蹈中的绝活。摸鱼舞由三个人配合表演,都踩着高跷,一人扮演白蛇形象,白衣白帽,手持3米长竿为鱼竿,鱼竿上系着长线,线的末端拴着一条红布缝制的“鱼”。另外两人为戏剧“武生”打扮,一身黑衣,追着鱼做扑、卧、翻、滚、爬、摸、打等表演,所以百姓俗称为“摸鱼舞”。 摸鱼舞中有很多高难度的动作,其中比较有名的有“蝎子爬”、劈叉、翻地起等。表演“蝎子爬”时人趴在地上,仅胸部着地,腿和高跷都折向背部,双手抓住高跷匍匐前进,看起来如同蝎子爬一样。摸鱼舞的伴奏乐器有鼓、锣、镲等,其锣鼓经与一般的高跷伴奏相同,都是仓令个仓,七仓七,循环往复。那时,每逢村里表演,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赶过来看热闹,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还有的站在墙头上、房顶上看,看到高跷队伍中表演摸鱼时,都惊得大呼小叫,而后直拍巴掌大声叫好,被称为高跷舞上的民间奇葩。
高唐“扑蝶舞”它以节奏欢快,技巧过硬,服装独特,舞姿多变而著名。1人踩高跷持杆舞蝶,2人踩高跷以高难度的动作扑捉飞蝶。时而飞舞,时而滚爬,整个舞蹈轻松愉快,热情奔放,形式优美,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牵象舞是与高跷等合作表演的其中项目,一般由7人共同表演,7人均踩高跷,其表演形成为五人抬一人,人上再坐人,形成大象造型,另有一人牵象的集体表演项目,动作多、难度大、技巧高,造型生动,活泼有趣,可谓高跷民舞中的绝活,是深受高唐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