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莘县】打夯歌


打夯歌是民间的劳动号子,是人们建房筑坝劳动中创造的一种民间音乐。夯是砸地基用的工具,分木夯和石夯两种,过去修河坝、盖房子、打墙、打地基没有电夯,都是人力石夯,由两人和两人以上合作完成工作。鲁西南打夯歌起源于莘县古云镇,古云镇位于莘县的最西南端,是山东、河南两省三县的交界,坐落在黄河北岸,千里金堤贯穿全境,交通便利、经济发达金堤是京津阻挡黄水的唯一屏障,历朝历代对金堤修复都非常重视,打夯成了沿堤劳动人民必不可的劳动项目,他们在千百年的艰苦劳动中创造了风格独特的劳动号子,以带动劳动兴致提高劳动效率。

 鲁西南打夯歌兴起北宋末年金堤修筑时期,把一块石头两边用一长一短木棒绑牢,石头四周根据人的多少帮上绳子,以前打夯五人居多,一人手扶夯把,其余人一起拉绳子,使夯上下浮动,来砸实地面。为了齐心协力,一人喊号,其他人应答,一呼一应,指挥协调,步调统一,雄浑有力打夯歌没有固定的歌词,一般由扶木柄的人领唱,根据实际随机编唱。开始和结束时提醒大家统一行动,注意安全,以防出事故。中间就见景生情,说些大家熟悉的戏曲唱词,能提起大家精神的幽默段子。

    鲁西南打夯歌曲调与旋律经常变换,词的内容多种多样,有“十二个月”“对花”等,相当丰富。单调的劳动时间长了,容易疲劳,喊着号子,逗着乐子,轻松愉快中享受劳动的快乐气氛,这样的场面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利工地上很常见,通常有许多组打夯的人们,相互挑战开展劳动竞赛,喊声震天,气壮山河。表现了劳动人民改天换地热烈气氛,表达出劳动人民的满腔豪情和英雄气概。该项目2009入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