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查拳简介
查拳
查拳是中华武术中唯一具有重大影响的少数民族拳种,发源于山东省冠县。冠县位于山东省最西部,只在穆斯林民众中传授,很少外传,当时在冠县主要分布于县城西街、南街、城郊张尹庄及十里铺、沙庄、里固等十几个回族聚居的村庄。后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的伊斯兰教众中间,在武术界素有“南拳北腿山东查”之誉。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藩篱打破,查拳开始广泛传播,现已成为在全国拥有重要影响和众多习练者的著名武术流派。
查拳起源于唐朝。“安史之乱”时,朝廷向西域大食国借兵平乱。大食国军队中有位青年将领叫滑宗歧,因受伤流落冠县,受到冠县张尹庄村穆斯林群众的精心照料,得以康复。复原后,滑宗歧感到无以回报,便将自己擅长的拳术“架子拳”传授给村民。因跟随学艺者很多,滑又将自己的师兄查元义从哈密请来传授拳术“身法势”。查、滑二人去世后,当地人为纪念恩师,便将“架子拳”称为“滑拳”,“身法势”称为“查拳”。因为自古“查、滑是一家”,后世便统称“查滑拳”,简称“查拳”。
查拳通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大约在清朝乾隆年间,在山东冠县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技术流派,即“张式”和“杨式”。“张氏”查拳,快速敏捷、拳法严谨,以冠县城外张伊庄人张其维为代表。“杨式”查拳,舒展大方,势正招圆,以冠县城里南街人杨鸿修为代表。两派均涌现出一批武术大师,如张英振、王子平、张西太、张英健、常振芳、张文广、庞林太等,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