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蛤蟆嗡
蛤蟆嗡
桑阿镇是冠县著名的“民间文艺之乡”,民间戏曲、曲艺资源非常丰富。蛤蟆嗡就是该镇独有的地方剧种。
蛤蟆嗡戏源于河北省武安县一带的“武安落腔”,公元1890年前后由逃荒艺人传到桑阿镇一带后,吸收、融合了本地四根弦、梆子的某些声腔,逐渐形成了一种独具特点的地方小戏。由于这种戏的独门乐器“蛤蟆嗡板胡”音质低沉浑厚,远听起来如同蛙鸣,便被戏称为“蛤蟆嗡”,后遂以此为名。
蛤蟆嗡虽是民间小戏,但角色行当齐全,传统剧目甚多,计有《王子龙掉印》、《吕蒙正赶斋》、《老少换》、《杨二舍化缘》等30余个。
蛤蟆嗡唱腔宛转悠扬,优美动听;唱词使用大量本地方言,朴实诙谐,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典型的地方色彩。
上世纪三十年代,桑阿镇苇园村就有了蛤蟆嗡戏班。解放后,该镇组织了专职演出队,配合宣传。1959年,蛤蟆嗡小戏《故事出在棉鞋里》在全省文艺调演中荣获一等奖。当年,县里组建“冠县蛤蟆嗡剧团”,在周边县市大受欢迎。1962年,剧团解散。文化站长邱东山坚持自编自演,使蛤蟆嗡得以传承。1989年,文化馆整理的《蛤蟆嗡戏曲音乐》受到省文化厅表彰。2008年,县文化局组织编、演了蛤蟆嗡短剧《武训》5部,使该剧再现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