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镌刻在石头上的赞歌


镌刻在石头上的赞歌

                                                临清市博物馆

《顺德渠水议记碑》镌刻于民国二十一年,亦即公元1932年。此碑通高2.32米,碑身高1.77米,由晚清庠生贾毓崃撰文,廪生孙襟江书丹。额书“永垂不朽”四字,周边装饰云龙纹饰。碑阴刻有德王河和顺德渠组成的这一地域水系图,以及开挖顺德渠的九个村庄,周边刻有缠枝牡丹花纹饰。碑座方形,减地浮雕成供案图饰。整座碑虽经90年风雨剥蚀,依然完好屹立在顺德渠边。

历史上康庄乡、戴湾乡、魏湾乡是鲁西地区出名的穷困灾区,歌谣有唱:“春旱一片盐碱堆,秋涝水淹野鸭飞。鸟不拉屎光棍多,有女不嫁康戴魏。”雨灾之年,四野水泽一片,房屋倒塌,庄稼灭顶,农民衣食无着剥树皮、挖草根充饥,生命垂危,为求活命甚至卖儿鬻女,更有的背井离乡沿途逃荒要饭去“闯关东”,妻离子散,哭声一片,惨不忍睹。

民国二十年(1931),地势低洼,常年被灾的跨马营、王杜庄、贾庄、小陈寨子、王家坊子、康盛庄、张乐安庄、刘庄、冯傅庄九个村庄不甘命运摆布,穷则思变,协商互助,齐心携手,集资出夫开挖排涸泄涝的河渠,经一年艰苦辛劳,开挖出自王杜庄西窑坑起至高桥流入德王河止,渠计长1280丈,宽4.5米,深1-1.5米,题名顺德渠”。

微信图片_20200801154758.jpg

几十年来,北有德王河,南有顺德渠,像条环形的项链镶嵌在这块方域,雨季排涝泄涸,旱天引水灌溉压碱,变水害为水利,将兔子不拉屎的盐碱地改造成万亩良田。如今这里河渠环绕,绿水潺潺,杨柳成荫春来麦田茵茵,鹅鸭戏水秋来棉蕾吐银,豆荚摇铃,一派秀丽的田园风光,吸引不少人们前来游玩拍照。

时光荏苒,九十年弹指而过,这通碑像历史切片一样记录了小农经济时期的农村深刻变革已经成为一件文物佐证着鲁西农民穷则思变,艰苦创业的艰辛历程碑刻上朴实无华的文字就像一串串音符,永世着时代前进的赞歌

  九十年来,贾兴庄村民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守护着这通碑刻,破四旧时村民小心翼翼将碑刻收藏起来,2016年村民经精心修复又把碑刻树立在顺德渠旁。

《顺德渠水议记碑》巍巍,警示人们不忘初心,牢记前辈创业艰辛。

《顺德渠水议记碑》煌煌,召唤后人继往开来,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