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冠县】萧城遗址


    萧城遗址位于冠县北馆陶镇东南萧城村,亦名驻马城、歇马城。南与黄河故道毗邻,北距北馆陶镇(旧馆陶县城)2.5公里。

萧城建于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当时,辽国太后萧绰摄政,携子耶律隆绪(辽圣宗)发兵攻宋,于此地筑城屯兵,和宋军对垒。辽因先锋大将萧达揽被宋军射杀,取胜无望,遂达成著名的“澶渊之盟”而退,留城至今。于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萧城城墙为夯土建成,呈方形,边长约1340米,占地面积约179.56万平方米。城墙底宽26米,顶部阔0.8-3米,现存东北城角高达12米,西南城角高10米,西北、东南城角高约8米,护城河宽80米。四城角沿直角处向外夯筑“箭楼”。

萧城辟有四门,均为扭头门,南北两门相对,为瓮城形制。城外有宽约80米的城壕。城内有“点将台”遗址,高约5米,方圆10余米,夯层厚15厘米,每层较均等,夯筑较规范,相传是萧太后在此为昔日校阅军队的场所或祭祀设施。

萧城城墙虽然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残蚀,但轮廓清晰可见,最高处仍有12米高,保存比较完整。另外,城内至今有磨盘洞、烽火台、七十二眼水井、饮马槽、古墓,及萧太后杀降斩俘的“万人坑”遗址等。

萧城遗址是宋辽澶渊之盟的历史见证。虽历经千年沧桑,仍保存有比较明显的城墙轮廓,是现存不多的辽代城池,是研究我国军事史和城池形制的重要实物例证。作为冠县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与人文价值。

   南城门.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