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Dec 27, 2022 | 作者:聊城市文化馆
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的语言艺术,它运用口头语言充分发挥其丰富的表现功能和概括能力,创造各种艺术形象,展示瑰丽的想象,表现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远古时代起,民间文学就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劳动、宗教和其它民俗活动而产生和发展,并成为人们生活中进行教育和文化娱乐的重要形式。现在学术界一般也称民间文学为“口头文学”、“口头传统”等。聊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众多的民间故事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影响了一代代人的观念和生活。“讲述非遗故事,弘扬聊城文化”,聊城市文化馆特推出聊城非遗故事系列。
在鲁西北,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勤西庄,庄里的人都十分勤劳。相传在很早以前,东方远山脚下的一个小村里住着夫妻二人,他们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福龙,二儿子叫勤龙。勤龙和他的父母一样勤劳厚道;谁知福龙却是个好吃懒做的家伙。夫妻二人活活地被福龙给气死了。福龙不但不给父母料理后事,而且乘勤龙给父母发丧之机,霸占了绝大部分家产,只给了勤龙几分荒地,并且恬不知耻地说:“我是天上的福龙,就应该享福,并占有全部家产,但看在手足之情的面上,给你几分荒地,”勤龙知道说也没用就只好答应了。他像父母生前那样勤劳地耕种着。他想:十亩田不如一亩园,干脆我就把这几分荒地开垦为菜地吧。第一年,勤龙种上了南瓜,南瓜长得像斗那样大,他拿出绝大部分南瓜分给了众乡亲。第二年,他种上了冬瓜,冬瓜长得像磨那样大,他又拿出绝大部分冬瓜分给众乡亲。第三年他又种上了西瓜,谁知天公不作美,接连刮了七七四十九天狂风,把西瓜秧几乎都给吹走了,只剩下一棵瓜秧。可他并不灰心丧气,反而更加勤劳地每天给这棵瓜秧浇水、施肥、松土。不久,在他的瓜秧上结了一个小西瓜。他的所做所为感动了瓜神,所以每当勤龙施一次肥、松一次士、浇一次水,瓜神就让这个小西瓜长一长。勤龙看到小西瓜长了,就不分白天黑夜地干着。当收获的时候,他的西瓜竟然长得像船那样大了。他高兴地赶快请乡亲们把西瓜摘下来,一同吃这蜜甜的大西瓜。忽然,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山洪爆发了,巨大的恶浪吞没了房屋、树木,乡亲们和勤龙乘坐着勤龙的“大船”西瓜皮漂流到了黄河故道。但此时此刻,霸占父母遗产的福龙,什么活也不干,喝得烂醉如泥,只好让洪水给冲走了。那些乘坐勤龙的西瓜皮而漂流到黄河故道的人们,从此便在这儿定居下来了。乡亲为了感谢勤龙和他的西瓜,就把他们所在的村庄取名为“勤西庄”,也就是现在的勤西庄。